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专题

股份制集体经济引领山区产业发展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05/31 16:03

产业兴则经济好,集体经济强则乡村产业旺。当下,云南省各地千方百计促进产业强省建设,党中央又吹响乡村振兴战略,迈向共同富裕的号角,结合山区产业发展“小散弱”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当抓住股份制集体经济发展的“牛鼻子”,走集约高效的现代化农业道路,用财政的“小资金”撬动社会的“大资本”,坚持市场化导向,不断推动山区乡村产业的发展,做大做好村级集体经济这块蛋糕,奋力谱写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

坚持“人”字为先,奠定产业发展“基石”。事在人为,业由人兴。山区产业要想做好做强,必须选好用好“三人”。选好育好守土人,基层主要干部不仅要上接“政策”,即掌握了解各级各部门对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还要下接“市场”,即掌握了解本地和各地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确保山区产业得到因地制宜的发展和政策的大力支持。挑好用好致富带头人,致富带头人不仅要懂技术,即在某一领域有专业的知识,并投身该领域有多年的技术能力,还得懂市场,即了解该农产品的市场周期和价格,或者熟悉农业产业发展结构,或可通过外聘等方式吸引有热情、有能力的致富带头人,确保山区产业发展能够做好做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山区产业发展脱离原本的单打独斗,需要抱团发展,就必须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还得让渡土地、资金或者技术等生产要素,同时要将收益用于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或用于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民计生活中,确保山区群众早日实现共同富裕。守土人和致富带头人相结合,做大做强蛋糕,还得兼顾受益的“主人”,使山区产业发展能在基层有更加强大的群众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

坚持“业”字为本,绘好产业发展“蓝图”。产业兴,则百业兴。要做强做优山区产业发展,必须把握“宜”“特”“长”“短”。因地致宜发展产业是根本,对当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交通设施等影响产业发展要素做深入的调查和了解,要发展与当地环境相适宜的产业,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才能做好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产品是关键,高质量的特色农产品才能在同质产品中脱颖而出,从而形成自己的品牌,才能做强产业的发展。短有增收产业,大力发展周期短,见效快,收益稳定的产业,如烤烟、红花、贡菜等。长有增效项目,大力推动周期长、效益高的产业,如羊肚菌、柑橘等林果产业。于此同时,要立足云南这座文化富矿,挖掘好文化产业,在保护中创新发展,在创新发展中满足群众文化精神需求。最终形成“宜特相间”、“长短结合”、“文产互荣”的集群化、规模化、精品化的山区产业发展格局。

坚持“扶”字为要,奔赴产业发展“路子”。人多力齐推山到,众人拾柴火焰高。要做优做强,必须做实做好“四两拨千斤”和“店小二”。山区地区产业发展低效,尤其需要各类政策的支持,用好政策扶持的小政策,撬动产业发展的优产品。首先,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筑好适宜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减轻产业发展的成本负担,引来优质的农产品和企业。其次,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探索股份制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的贷款周期长、利率低的金融产品,减轻产业发展前期资金投入力度。践行“店小二”的服务理念、态度和行动,支持股份制集体经济发展,并做好产业发展的培训和上门服务工作,加快山区产业发展的步伐,解除产业发展的后顾之忧,优化营商环境,让山区产业发展茁壮成长。

(中共大理州委网信办     谭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