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专题

乡村建设不能让群众“缺位”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05/31 15:46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村庄成为让人向往的世外桃源。但个别地方思想认识有偏差,工作统筹衔接不够,征求群众意愿不充分,导致项目实施中群众不配合,项目实施后群众满意度不高。笔者认为,乡村建设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即是乡村建设的受益者,更是乡村建设的主人,不能让群众“缺位”。

开展“思政教育”,引领群众思想“转变”。建设美丽乡村,目的就是为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了让群众过上更好生活。要打造过硬的党支部,建强乡村建设的“神经中枢”,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广大农民坚定听党话、跟党走,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引导,提升他们的思想觉悟,激发他们的实干劲头,增强他们投身乡村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谋划、审慎推进、精准实施,确保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真正把群众说了算落到实处,让群众有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培养“新型农民”,激活乡村发展“量变”。人兴则业兴,业兴则村兴,乡村兴则国家兴。“羊群走路看头羊”,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壮大乡村建设“骨干力量”,更好发挥“头雁效应”。注重在致富大户、民营企业主、返乡创业人员、退伍军人等人群中,培养选拔更多党性强、政治素质好、能力水平高的优秀人才,充实村级党支部书记队伍,团结带领群众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培养一批有能力、懂技术的农村干部,使其成为农村发展的领路人、群众致富带头人,增强服务群众的意识和化解矛盾的本领,为乡村建设注入”源头活水“。

留住“美丽乡愁“,助推乡村建设“质变”。把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基层党建等工作统筹起来,把资金、资源、公共基础设施整合起来,精准施策、一体推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让老百姓、让子孙后代、让在外的人留下念想、记住乡愁。探索建立农民回乡创业、乡村开发、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不断激发农民群众立足乡村、治理乡村、发展乡村的热情,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亲自参与到自家所在的村组的管理中,汇聚起建设美丽乡村的强大精神动力,让农民群众在乡村建设中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爆棚”。

(弥渡县寅街镇党委  赖晓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