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专题

萂村天子节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05/05 09:32

□ 赵润琴

萂村位于宾川县西部,民族文化氛围浓厚。

相传唐代南诏时期,赵善政、杨干贞在位期间,回故里过新年,目睹了父老乡亲的艰辛后,就颁旨免除萂村徭役赋税、乘船过洱海免交船费。萂村至今还有这样一副对联:“萂村无税肃恭亲口封正,南诏有旨干贞御笔挥成”。后人为了缅怀杨干贞的功德,在村中建盖寺庙,庙中摆放他的塑像,把他回村过节的日期——正月十一至十五作为萂村人民永久性的历史传统节日。

萂村“接天子”仪式分工明确,按正月十一“天子”出门,正月十五“天子”回坛的日程安排,井然有序,由邑尾、萂尾、萂中、萂头四村轮流组织迎送,其中最为热闹、最为壮观、最为隆重的就属正月十五“天子”回坛这一天了。

正月十五日一大早,萂头村男女老少身着传统节日盛装聚集到萂头财神殿广场,恭迎“天子”回坛。首先是传令官骑上马,身背黄色“令”字彩旗,和信使二人威风凛凛、快马加鞭前往萂中天子行宫报信。随后是一群画着“鬼脸”的儿童,他们相互手拉铁链横路前进,民间称为“卫伍”,其意在保卫队伍秩序。紧跟其后的是古装仪仗队:高抬彩旗、龙虎榜、花瓶。彩旗队有三面大黄旗;两块龙虎榜上分别写着“回避”“肃静”,显示“天子”神威;花瓶两侧写着“国泰民安”“年丰人寿”,意在祈求保佑全村百姓无灾无难、幸福安康。紧接着是古装表演队。首先是乔装的西游记四圣,传说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时曾途经萂村;其次是装扮成渔翁(姜太公)、樵夫(武吉)、耕者(大舜皇帝)、读生(杨震)等演绎农耕文化的历史人物;最后是“赵匡胤千里送京娘”(耍马、耍鹤、耍蚌壳),“张果老倒骑驴”“周文王访贤”,象征萂头村张、赵、杨三登大族姓氏辉煌的历史。随后是龙狮表演队。再后面是身着白族古装、脖挂佛珠、手敲木鱼、身背刺绣香袋的洞经坛老者和莲池会“老妈妈”,四列长达1000多米的队伍蔚为壮观地朝天子行宫走去。

抵达行宫, “接佛”队伍依次行礼朝拜后,便开始文艺表演。吉时到,传令官高呼“起驾回宫”,先锋官带着两名信使骑马返回天子庙报信。小伙子们争先恐后地将各位“神尊”的塑像按座次双手捧入龙车和佛轿内,谁先抢到就寓意着抢到了“福”。

“接佛”队伍席卷着狂欢的浪潮,一路表演歌舞踏上回程。沿途各家各户在大门口摆上香案供品,燃放鞭炮,恭迎各位“神尊”回坛。后续,龙狮歌舞各种表演又掀高潮。礼仪结束,各表演队伍陆续散去之后,洞经会开始演奏,莲池会开始拜经,各家各户捧着供品到庙中虔诚祈福。

“歌舞升平迎佛会,万紫千红庆盛世”是萂村天子节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