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专题

故乡的中秋节

作者: 来源: 时间:2021/09/18 17:01

□ 尹祖泽

中秋节要到了,独在异乡的我,心早已飞回故乡,去体味留在记忆中那心仪的大面糕。中秋节在我的故乡又称为团圆节,即一家人团聚一起热热闹闹过节,而象征团圆的就是那笼又高又圆、洁白如月的大面糕。我记得母亲早在麦收时节就筛选好了麦子,背去水磨上磨,用极细密的黄丝筛子筛出又细又白的四五十斤面粉单独储藏,留作中秋节蒸糕时用。在我的家乡,中秋节每家每户都要蒸一笼面糕来“敬月亮”。“敬月亮”的面糕自然要讲究高、圆、白;高与糕同音,有高升之意,圆代表一家团圆,白即清白做事做人。故乡人赋予面糕意义的不同凡响,说明了民俗文化的别具一格。而一笼面糕蒸得好与否,又是一个家庭主妇持家能力如何的标志,因此故乡人是很重视中秋节的这笼面糕。

蒸糕的第一步是发面。在中秋节的前一天,母亲用老面底子发了一盆二十来斤的面。到了第二天,也就是中秋节的晚上,一盆蓬松松的发面像出土的蘑菇从盆中冒出来,煞是好看。母亲把发面倒在撒了一层干面的案板上,调了一碗土碱水掺里面,然后揉面。揉面是力气活,也是细致活,要将面揉透,需得不厌其烦地反复搓揉,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力。母亲揉得满头大汗脸红耳赤,仍然不停手地揉……直到一团面不掺一星半粒的干面粉了她才罢手。一团面揉好后,母亲揪下核桃大的一块面,放炭火上烤,烤好,品尝放碱量是否适当;碱多面糕颜色发黄,碱少面糕味酸。检验好后,母亲将一块湿纱布盖面团上,这叫“醒面”。半小时后,揭开纱布,母亲将面团一分三份,用擀面杖将面团擀至三十厘米的圆、五厘米厚的面饼放置,然后做面糕。她先将一块湿纱布披在蒸笼底部,放置上一块面饼摊平,上面撒一层红糖、芝麻、核桃片、薄荷等物,接着覆盖第2块面饼,上面同样撒红糖等作料,第3块面饼覆盖上去后,用手沾水,将层与层之间的缝隙抹平、做圆,使之浑圆一体。

等锅水烧涨后,母亲把一枚铜钱放入锅内。我诧异,问母亲为啥放铜钱进去?母亲说,根据铜钱在沸水中滚动的声响来判断水量;铜钱滚动声响亮,说明水量足,铜线滚动声喑哑,锅水下降,要适时加开水进去。

一笼湿面糕放置在蒸汽氤氲的锅上后,母亲点燃了一对香插在灶君老爷面前的香炉里。我问母亲为啥要点香,母亲说,一是计时,也就是一对香燃尽,糕也蒸熟了;二是希望灶君老爷助力蒸出一笼好面糕。做完仪式,母亲就吩咐我添柴烧大火。木柴是父亲在中秋节前劈好晒干了的,几根干柴添进灶膛,即时作燃,火苗发出烘烘的笑声舔着锅底,铜钱在沸水中唱响欢快的歌,蒸汽似一股浓云升腾。大火烧了半小时左右,铜钱的响声喑哑了,母亲提起茶壶,顺着锅边缓缓注入开水,一时间,铜钱又唱响了欢快的歌谣。一个小时后,母亲让我撤至中火,因为火力一直大下去,糕面胀开裂纹,面相不好看。两个小时后一对香燃完,一笼糕蒸熟了。

母亲揭开草锅盖,一股乳白色的蒸汽冲了出来,将母亲笼罩在云雾中,她拿起竹扇,一阵的“驱云赶雾”……哇噻!一笼又圆又高、洁白如月的面糕呈现在我们眼前,大家喜笑颜开兴奋异常,称赞母亲厨艺好。母亲拿细竹签插进面糕中间试探成熟度,拔出的竹签不沾面星,干爽爽的,说明一笼糕不夹生,蒸熟了。母亲吩咐哥哥和姐姐把面糕端出去敬月亮。哥姐俩把面糕端在院心的础石圆桌上。这时月至中天,月光撒满院子,明白如昼,面糕上的热气连同大红长香的烟气袅绕上升,向月亮娘娘传报人间大团圆的喜讯呢!

过了一会儿,母亲拿着一盅红颜料一支毛笔给面糕画糕花。母亲把颜料和笔放石桌上,让我们把奶奶牵出来拜月亮。奶奶极其虔诚地行三拜九叩大礼,嘴里讷讷地说着祈福的话……做完仪式,母亲开始画糕花了。她先在糕面的中间画了一个四公分直径的圆,然后让哥哥摘了一株桂花,将花粒抖进圆圈中,镶出一朵金黄色的花蕊,别致又好看。母亲接着围绕花蕊画花瓣、添枝叶地一路画下来……一朵鲜艳的牡丹花开放在糕面上,漂亮极了!最后,母亲写下“花好月圆”四个大字。

一切料理好后,父亲的烤茶做好了,一家六口人坐拢石圆桌喝茶赏月。我依偎奶奶,听她讲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的神话故事……听得津津有味之际,隔壁二婶喜滋滋地过来跟母亲说话。原来二婶的大儿子我们叫胜哥的中秋节订婚,按风俗,男方家要给女方家送一笼订婚面糕作为见面礼。这笼面糕又得订婚的当事人邀一个男伴抬至女方家。二婶是来请哥哥跟胜哥做伴抬糕的。我一听,尾着哥哥去二婶家看热闹。来到二婶家,只见院子里站满了人,他们都是二婶家的亲戚朋友。订婚糕放进圆簸箕里,用红绳打个十字拴好,绳套穿一根红杠子。二婶把一个红布袋交代给哥哥,里面有几个红包,是奉送给女方家几位老人的。噼里啪啦放了一挂鞭炮,哥哥和胜哥抬起订婚糕去完成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记着,要拿回糕心来”,母亲吩咐哥哥。订婚糕送到女方家后,女方家如果对这台婚事没有意见,会切了糕心送还男家,表示同意。男方家得到了糕心,也就放心了。我要尾着哥哥去看热闹,被母亲拉住了。可是我的心绪却追随月光下的抬糕人去了……

美好的回忆勾起我“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乡愁,我是应该回故乡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