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专题

洱海新生记

——我州推进洱海保护治理工作纪实

作者: 来源: 时间:2021/03/30 17:14

□ 本报记者 杨艳玲

一朵朵被视为“水质风向标”的海菜花重现洱海;129公里的洱海环湖生态廊道全线贯通,投入试运行的海西段46公里成为大家趋之若鹜的网红打卡点……近年来,我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希望你们守住守好洱海”的殷殷嘱托,围绕“保水质、防蓝藻”两大任务,以超常规举措完成环湖截污、“三库连通”、环湖客栈关停、环湖生态搬迁、生态廊道建设等洱海保护治理“八大攻坚战”目标任务,实现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彻底转变,推进洱海流域绿色转型发展,加快向“生态之治”转变。

2020年,洱海全湖水质实现7个月Ⅱ类、5个月Ⅲ类,国控断面水质评价为优,湖体年均透明度上升到2.14米,创造了连续三年实现7个月Ⅱ类水质的新纪录。

谋科学发展之策

管理体系奠定新格局

今年2月,大理洱海保护生态搬迁“1806”小镇项目首批安置房(海东地块)正式交房。这是我州在洱海保护治理中实现从“人进湖退”到“人退湖进”转变的一个缩影。

针对洱海处于富营养化初期的特征,我州采取“空间管控、保水节水、控源减排、修复增容、综合管理”的策略,从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科学构建起洱海保护制度管理体系,为洱海保护治理奠定了新格局。

科学测定洱海资源环境承载力,组织开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及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洱海流域空间规划体系逐步健全;建立专家咨询制度,定期分析研判,推进精准施策;建立科研项目统筹管理机制,有效提高洱海保护科研项目成果转化率和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争取国家建立洱海流域跨界河流生态补偿机制、累计补偿资金1.11亿元,科学治湖省级每年投入6亿元洱海保护专项资金,州级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1亿元洱海保护专项资金,同时通过PPP模式和纯社会资本投入让社会资本成为洱海保护治理项目资金投入的主力军。

务干事创业之实

系统治理实现新跨越

近年来,我州坚持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着力构建“从农户到村镇、收集到处理、尾水排放利用、湿地深度净化”的截污治污体系,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洱海,实现覆盖全流域的“生态之治”。

构建城乡一体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体系,建成19座污水处理厂、135个污水处理站、4503公里截污管网、12.08万个化粪池、2.76万亩湿地,实现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流域全覆盖;构建清水入湖工程体系,封堵城市地下井和苍山十八溪无序取水口,完成“三库连通”清水直补工程和13座城乡自来水厂建设,实施27条主要入湖河道生态化治理,实现亿方清水入湖;构建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处置体系,日均资源化处置城乡生活垃圾达900吨;建立数字洱海监管服务平台,整合及新建449个自动监测监控站点,实现“数据资源规范化、环境监管可视化、综合办公自动化、业务管理一体化、水质决策科学化”。

行富民强州之举

生态优先续写新篇章

我州把在保护中兼顾农民的利益作为首要任务,扬长避短,着力打造洱海流域绿色发展示范区,推进“洱海绿色食品牌”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停止海东开发,大规模系统性疏导人口和产业,启动大祥巍一体化关巍片区规划建设,推动洱海流域实现绿色发展。

推进产业和人口向流域外转移,制定2020年洱海流域转型发展规划和工作方案;着力打造“洱海绿色食品牌”,培育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1户,认定现代农业庄园10个,建成省级绿色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认证“三品一标”产品147个;着力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构建“大健康+全域旅游+康养+特色小镇”体系,编制大理州“十四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洱海流域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发展专项规划。

造群策群力之势

多方联动汇聚新力量

“决策科学果断、措施动态精准、执行坚决有力、作风勇猛顽强、全民共同参与”是我州积极探索的攻坚作战模式,推动着洱海保护治理向体制机制更活、法律体系更完备、监督执法更有力、群众参与更广泛的方向发展。

压实洱海保护治理责任体系,成立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八大攻坚战”推进小组,全面开启“抢救模式”;组建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指挥部,设15个工作组,向流域15个乡镇和3个街道办事处派出16支工作队,全面进入“战时”状态,构建起“看得清方向的高度、扛得住挫折的厚度、干得成事情的强度”的洱海保护治理新格局;建立五级河长体系和三级河长督察体系,将洱海入湖河流提级列入州级河长设置范围;健全完善法律法规和综合执法机制,颁布施行多条地方性法规;建立全民参与保护机制,形成了人人参与、全民保护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