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专题

优结构  提质量  树品牌  融三产

宾川奏响产业兴旺“四重奏”

作者: 来源: 时间:2021/03/03 15:49

大理日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本报讯(通讯员 杨朗琼) 近年来,宾川县以高原特色农业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品质量提升、品牌塑造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奏响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四重奏”。2017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73.7亿元,农业总产值达84.3亿元。

结构布局求“优”。优化区域结构,按照坝区葡萄园、坡地柑桔园、山区核桃园、江边咖啡园的产业布局,大力培植优质水果、特色蔬菜、烤烟、经济林果、畜牧养殖、中药材等“六大高原特色产业”。在坝区巩固葡萄产业,恢复和发展柑桔产业,培育壮大石榴等新兴产业;在山区巩固中药材、蔬菜等传统产业,提升经济林果产业。优化品种结构,在葡萄产业方面,巩固红提的主体地位不动摇,积极培育火焰无核、克瑞森、阳光玫瑰等耐储运、口感好、品质优的优良品种;在柑桔产业方面,重点发展沃柑、岩溪晚芦、韦尔金桔等晚熟品种。目前,优质水果总面积达28.43万亩,总产54.11万吨,总产值40.11亿元。其中,葡萄17.13万亩,总产35.22万吨,产值29.19亿元,占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的47.58%,成为全国县级最大的早熟优质鲜食葡萄生产基地;柑桔5.43万亩,总产8.81万吨,产值7.23亿元,是全国晚熟柑桔优势产区。

产品质量求“高”。巩固提升“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成效,完善农产品生产档案、质量认证和市场准入三项制度,加强与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上海交大等科研单位合作,推广地方技术规程,全力推进“源头可控制、过程有监管、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跟踪、质量可溯源、信息可查询”的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运用。目前,全县有36家企业取得出口基地备案资格,备案面积27万亩;5户企业11个产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认定面积2.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52万亩,38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品牌塑造求“响”。进一步强化名牌、名品打造,积极做好“三品一标”认证、名牌农产品争创和商标注册等工作,提高农业生产品牌化水平。目前,“兴侨”“缘成”牌葡萄和“宾杰”牌柑桔、“爽馨”牌石榴等38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6个涉农商标获省级著名商标,12个农产品被认定为云南名牌农产品,3个农产品被认定为云南名牌产品,“宾川红提葡萄”和“宾川朱苦拉咖啡”成功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宾川柑桔”和“宾川朱苦拉咖啡”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宾川金丰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石榴)、宾川县宏源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葡萄)被评为2017年云南十佳水果示范园,“楼铁源”牌葡萄、“七彩云秘”牌葡萄和“禧年”牌石榴被评为2017年云南名优水果;在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联合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开展的2017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专项评估中,“宾川红提葡萄”以18.66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全国43位,是云南省入围的第一品牌。

三产发展求“融”。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宽恳、国巨、云福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健全和完善鲜食水果包装制品、冷藏、储运及配套服务体系。目前,全县已培育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21户,其中产值超亿元的有4户、超5000万元的有4户、省州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9户;认定家庭农场161家、农业庄园26个,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457个。同时,大力推进三产融合发展,挖掘和整合宾川佛教、历史、民俗、侨乡、农耕等文化,将农业发展与休闲观光相融合,发展集餐饮、住宿、农业观光于一体的农业休闲观光园50多户,将休闲观光农业逐步培育成为农民增收的“风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