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专题

乐观,克制病毒的“心理疫苗”

作者: 来源: 时间:2020/03/02 09:32

□ 主任医师 陈福新

疫苗作为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保留了病原微生物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使免疫系统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微生物的伤害。其实,乐观的心态同样可以调动机体内潜在的免疫力量,起到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可以说,乐观是“心理疫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当一个人患病之时,如果乐观开朗,注意情绪调适,那么疾病往往容易康复,相反,悲观沮丧,不注意调节情绪,处于消极情绪的人往往疾病康复缓慢,治疗效果不理想,预后较差。人在罹患疾病时需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样可有效地调动机体内潜在的免疫力量,促进早日康复。这种心理上坚信自己能战胜疾病的信念,有学者称之为“心理免疫”。

众所周知,身体健康是由于机体有生理免疫系统来抵御疾病的入侵,生理免疫系统既要敏感到能识别大规模病毒入侵,又不能敏感到妨碍健康细胞生长。其实,人同样有心理免疫系统来抵御逆境的痛苦,保障心理健康,避免出现心理疾病。心理免疫与生理免疫相互影响,心理因素会影响生理免疫。

心理学家发现,在人们面对各种负性生活事件,如灾难、离婚、丧失亲人,夫妻矛盾,失业,在大学生面临重大考试等压力时,会使免疫系统的功能受到影响,削弱免疫系统功能,加大了人对疾病的易感性,进而引起疾病。有一种普遍现象,即人们经常在需要承受长期的或严重的压力时身染重病,“祸不单行”的原因就出自免疫系统。

有研究人员曾对近千名癌症手术的患者进行追踪调查,发现其中注意精神调适、相信自己能战胜疾病的乐观者,10年以上生存率达71%;而那些病中颓废甚至绝望者,绝大多数在手术后不久便死亡。有关专家指出,患病后乐观者之所以能够战胜疾病获得康复,是因为精神因素与机体内的免疫功能潜力密切相关,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研究表明,神经系统可通过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对免疫器官产生支配作用,积极的心理状态能使这种支配作用增强,从而使抗体增多,另外亦可通过神经内分泌激素起作用,其中主要是肾上腺皮质激素。而精神颓废的人,可反馈性地使血液中T淋巴细胞减少,且会抑制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作用,此种改变则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大量事实说明,在病魔面前,心理防线一旦崩溃,则会成为疾病的牺牲品。

心理免疫对于疾病包括疫情的防治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当我们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时,以乐观的心态,坚定战胜病毒的信心,正确认识和对待疫情,科学防控,万众一心,充分发挥精神上的主观能动性,保持积极、良好的情绪,筑起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心理防线”,为早日制服病毒提供强大的心理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