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专题

打牢基础产业兴旺

作者: 来源: 时间:2019/12/27 21:34


新中国励精图治的70年,也是鹤庆人民奋发图强的70年。全县各族儿女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发扬勤劳好学、聪慧明理、诚信包容、敢为人先的精神和埋头苦干的品质、勤奋务实的作风,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农业、水利、交通、能源、通讯和城镇、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前,鹤庆县水利事业发展几乎一片空白。目前,全县库塘蓄水总量达4151.9万立方米,灌溉面积22.74万亩;治理河道35.8公里,新建堤防71.6公里,有效提高河道行洪能力;先后实施了人饮解困、抗旱应急、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等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累计建成集中式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工程247件,供水户数达6.667万户25.58万人。回顾70年的水利发展史,鹤庆实现了土沟变水泥沟、小坝变大坝、低坝变高坝、土坝变堆石坝、小水库变大水库、水库由少变多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以前,鹤庆县境内没有公路。截至2018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达3670.33公里,实现了县通高速、乡镇通畅、行政村硬化、30户以上654个自然村通达,全面解决了贫困乡镇、贫困村群众出行难题,交通通行环境明显改善。伴随着穿境而过的大丽铁路的建成通车,如今,凭借着毗邻丽江机场、大丽铁路和上鹤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的优势,鹤庆县已形成了拥有“铁、公、机”的立体交通网络,交通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近些年来,鹤庆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增长”为目标,按照“以农业产业化为主导,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为重点,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发展途径,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在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中,鹤庆县切实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因地制宜,依靠科技,创新机制,扶强龙头,做大基地,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坚定不移地稳定粮食生产,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重点发展林果、蚕桑、烤烟、畜牧等骨干产业,实施“热区果、坝区桑、山区烟”和“山区牛羊坝区猪”的区域化布局,农业骨干产业逐渐形成。2018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77225万元。

新中国成立以后,鹤庆县充分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发展工业,使工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1978年,已初步形成以糖、锰、铅、煤、纸、电、酒及农机农具制造等为主的地方工业体系,全县工业总产值为1078.64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3.16%,是全州工业基础较好的县。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坚持工业强县的战略,带动培育农产品加工和金、银、铜、铁、铝等矿冶为主的特色工业群体;依托资源优势,全力营造投资创业环境,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建兴鹤工业园区,全力加强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实现推进绿色低碳水电铝材产业发展。2018年,全县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754264万元,工业成为了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

在推进工农业发展的同时,鹤庆县还充分发挥人文历史和资源优势,把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努力推动了县域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发展。随着新华银器艺术小镇等一批旅游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奇峰、东坡等乡村特色旅游较好发展,节庆活动影响不断扩大,鹤庆县旅游业有了长足发展。仅2018年,全县就接待游客449.99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52亿元。

鹤庆县认真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成了1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7个省级生态乡镇,2018年森林覆盖率达52.8%,草海湿地治理和东草海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稳步推进,县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