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文化

徐霞客经过的我们村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05/31 09:29

□ 又凡

2023年,农历正月二十四日,天气晴好。

又到了桃李缤纷的时节。滇西北高原小镇松桂,阳光明媚,暖风拂面,柳条儿舞出新芽,四面环山的小坝田野,麦苗和蚕豆迎风拔节生长,间或有一两丘油菜花,金灿灿的明黄瞬间就把春天如同火种,点进人的心上。

“聚庐错出,桃杏缤纷。”

这是1639年,也是农历正月二十四日,52岁的徐霞客经过我们村时,留下的如画描述。

先引徐霞客原文。

“又北五里,望北坞村落高下,多傍西大山,是为山庄。于是北下,随小溪北行,五里间,聚庐错出,桃杏缤纷。而已直抵北山下,有倚南山居者,是为三庄河底村。村北溪自西而东,其水一自三庄西谷来,一自河底村南谷来,皆细流;一自西北大山夹中来,俱合于河底村北,东流而去,亭桥跨之,桥北即龙珠山之南麓矣。龙珠山者,今象眠山……”

文中“山庄”“三庄”皆应为“三庄”,范围大于今天的三庄村,至少包含了三庄和文星两村全部或部分村民小组;“三庄河底村”应为今天的文星村,下辖河东平、周王队、西坡、桥头、东登、西登、中村、下村8个村民小组;“其水一自三庄西谷来,一自河底村南谷来,皆细流”中,“三庄西谷”之水,为今天大丽公路旁,道班工作站附近的溪水;“河底村南谷”之水,在赤石水库附近,石头村南的小溪,二水相交,一直北流,即为我家门口的七星河;“西北大山中来”之水,为今天的北坝河,从西北山中经长头村流来,水量差不多是七星河的两倍,在桥头村北,与七星河相会,过文中“亭桥跨之”的小石桥,流成枫木河(徐霞客后文中称为枫密河),进漾弓江,随漾弓江一起东入金沙江,最后归于太平洋。

再讲讲我们村。

今天,大丽高速公路松桂口下,沿老大丽公路北行,过波罗庄、三庄,到新庄村有一条东岔的水泥路,路边左右都是松林,车窗一开,松风洗面。沿水泥路东行,朝北拐弯,下坡北行,便见一个狭长曲折的袖珍坝子,即徐霞客文中常见的“坞”,当地人又叫“枫木坞”,四山环抱,村民世代以耕作山下的小坝田野为生。坝中又有或大或小的山包,小河小溪穿梭其间,房舍依山而建,逐水而居,家家院内、田间地头爱种桃李梅杏,为的是有果子吃,刚巧徐霞客到来的正月花开满树,加上村舍错落交织,疏密皆景,故有其笔下“聚庐错出,桃杏缤纷”的画意。

我们村挺美的。

美在宁静。大丽公路一拐,就像拐进一个小葫芦里,口儿一蒙,外面世界的喧嚣嘈杂就都没有了,只剩鸡叫声,狗咬声,蜜蜂的嗡嗡声,立春的风声,惊蛰的雷声,雨水的雨声,布谷鸟的催播声,春节的爆竹声,再有,就是自己的脚步声,总之耳根清静得很。

美在村野。村是四面山、象眠山下之村,所谓“聚庐错出”,今天虽不再有过分低矮简陋的小屋,但灰瓦白墙的院落,间或一两处水泥洋楼略显生硬,总体还算是错落有致,不太密集,像是一小窝一小窝菌子,趴伏在山脚田边。虽然年轻人有的读书进了机关,有的打工或做生意去了城市,但还是有农人辛勤耕作,春秋两季,四时杂景,还是那么鲜活,保持了这一小坝农耕的村野乡气,空气清新,风景怡人。

美在饮食。有两道菜,似乎只有三庄、文星、长头三处村子的人这么吃:一是生皮,说是“生皮”,其实已经是熟了的,只在杀年猪请客的时候才吃。将肥瘦相间的猪肉切成巴掌大的方块,油锅里煎至过心,再切成小肉丁,肥的放一边,瘦的放一边,再加些白萝卜丝、红萝卜丝、香橼丝,一大碗上桌,另调一大碗酱油、酸醋、辣椒面、花椒面、盐各适量的蘸水,外加葱末、生姜丁、芫荽、黄芽韭,调拌好了,最后加入各半的肥肉和瘦肉丁,现腌现吃,酸、香、麻,极是爽口下饭。后来听说三个村子附近的东坡村,以及六合乡有的村子,也是这种吃法,但毕竟不多见,虽同在大理,但与其他诸地都不相同,可算是特色。

另一道菜叫“难煎”,只在农历七月十四的时候吃,是用来祭祖的。取南瓜花,去蒂,洗净,将焖好的糯米饭拌上舂细的麻子、花椒面、盐,填入南瓜花中,小火慢煎至南瓜花全熟,油气跑到糯米饭中,即可出锅。冷热均可食,极是香糯可口。糯食补中气,但难消化,拌入麻子和花椒面,再油煎,多吃一些也不会积食,且南瓜花包着又好看,煎过的花皮柔韧,清甜,吃过就会难忘。这道菜在其他地方也没有见过。

如果雨季来我们村,最好玩的事情是上山捡菌子。最多的是胖大的牛肝菌,桃核花纹的菌把,橘子红或土黄色的菌盖,除了炒吃,泡酒也不错。还有绿盖的青头菌,红盖的大红菇,黄盖的鸡蛋黄心菌,灰盖带羽纹的鹰菌,以及扫把菌、松毛菌、唢呐菌,运气好时,还能收到鸡枞。

“聚庐错出,桃杏缤纷。”

“亭桥跨之。”

此刻,再回味徐霞客老先生原文,寥寥12字,闭上眼睛,却是无尽的诗意和想象,让我更加确信,我们村这个小村子,美得如此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