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文化

李寿昌:弥渡花灯是下里巴人艺术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08/17 08:20

李寿昌近照

□ 又 凡 文/图

大理州12县市中,花灯为弥渡独有。十个弥渡人,九个会唱灯,作为“花灯之乡”,弥渡花灯在中国灯海文化中,可谓一枝独秀,每年正月十五的花灯会,更是热闹非凡。2008年,弥渡花灯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遗保护名录。

在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弥城镇,有一座花灯大楼,是个住宅小区,里面居住着一位专业从事花灯艺术50年的老师——李寿昌。

李寿昌,1944 年出生于弥渡县密祉镇仁和里村,生在密祉,长在密祉,从小受花灯文化熏陶。1969年李寿昌进弥渡花灯剧团,任团长,承担主弦、指挥、演员等工作,很长一段时间,还主演样板戏中像刁德一之类的角色。其间,他所作歌曲《正月十五闹花灯》《一碗水》等获省、州奖项。直到2000年退休,他仍然孜孜不倦地发挥余热,目前手头还在撰写关于弥渡花灯的专著《灯海一葩》,写完有望公开出版。2020年,李寿昌被评为弥渡花灯戏州级代表性传承人。

据李寿昌介绍,花灯源于民间社火,从江南一带传入云南。弥渡花灯大致有七个方面的内涵。

一是灯具,又叫灯彩,就是各种各样好看的花灯。

二是一种吉祥的图腾。是人们崇拜的、祈福的载体。

三是民间歌舞,边唱边舞。弥渡花灯的调子,在云南省各州市里是最多的,去掉同调不同名的,尚有二三百调之多,具有原始古朴的特点,上下句的比较多,属“起承起承”的曲调连缀体,虽然一个调子很长,但绝大多数都是上下句的变化和环复,叙事性很少,刻画人物内心的更少,歌舞性非常强,适合载歌载舞。常见的弥渡花灯曲调有《弥渡山歌》《小河淌水》《绣荷包》《十大姐》《梳妆调》《大风吹来树头歪》等。

四是地戏。用脸谱和服饰扮装,不做动作,走在花灯队伍中,常装扮的有《关公保皇嫂》,弥渡花灯戏上的舞龙、《草船借箭》《二十四孝》《昭君归汉》等,通过装扮,表达对古代贤人的推崇,从而达到向古代贤人学习、教人们如何做人的目的,这与巍山高台社火颇有相通之处。

五是杂耍,就是民间杂技表演。

六是花灯折子戏,如《蟒蛇记》《七妹与蛇郎》《洞宾戏牡丹》《韩湘子渡妻》等。

七是簸箕灯,即在花灯队伍的最后,由多人围成簸箕状,过去因“好女不唱灯”,由男人扮成妇女,又因男人脚大,故装簸箕灯的男人们又叫“大脚婆”或“大理子婆”。

“花灯的可塑性很强,表演没有像京剧那样程式化和复杂多变,而是更生活化、大众化,打情骂俏,笑笑闹闹,是真正的下里巴人艺术。”李寿昌总结。

配乐方面,弥渡花灯主要有丝弦、笛子、二胡、琵琶、扬琴、唢呐、鼓、大镲、钩锣等;道具有彩扇、小手绢、花鼓、小钩锣(有时也用小餐盘代替)。

弥渡花灯主要在正月十五来耍。“每年的正月初三初四,村中但凡在上一年生了小孩的人家,都要和该村的族长、村头,聚在一起,召开‘灯头会议’,商量耍什么灯。”李寿昌讲起灯头会议绘声绘色,“根据村里的人财物力,商议耍几条龙、几头狮子,表演多少个节目;垫出这笔钱,采购衣服、化妆品,搭服装、排节目;砍竹子、破篾子、扎裱灯彩,为花灯节做准备。”

正月十二或十三,灯头们就要组织去村外有龙潭的地方(如文盛街村珍珠泉)接“老郎神”,去时不准敲打,不准唱灯,献三牲礼虔诚祭拜后,用鸡冠上的鲜血点龙,点时念念有词:“点龙头,子孙出来代代候;点龙脖,子孙代代入大学;点龙腰,子孙出来代代高;点龙尾,全村团结人和美!” 接到“老郎神”,就要敲锣打鼓放鞭炮,耍着唱着舞着回去。

除了正月十五的花灯会,平时哪里有喜庆活动、结婚竖柱,都有花灯歌舞,虽不及花灯会从头到尾那么有仪式感,但也喜气洋洋。不仅如此,办丧事送灵回来,即“回丧”时,也要吹着弹着,唱一唱花灯调,去掉悲伤。

以上都是李寿昌50年来一路实践一路见证的花灯生活。当问及花灯对于他的意义,他想了想这样回答:“说为花灯而生或许过分了一点,但这50年,的确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