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文化

洋芋开花赛牡丹

作者: 来源: 时间:2020/08/19 09:38

□ 姚 静

马铃薯也叫作“洋芋”,这一叫法点明了它舶来的身份。

在许多人心里洋芋花是算不得花的,所以当我说:“走,看洋芋花去。”一定会有人诧异,洋芋花有什么好看的?

我们简单回顾一下马铃薯的历史,就会明白“洋芋开花赛牡丹”了。

洋芋原产南美洲,16世纪由西班牙探险家带到欧洲,当时是作为观赏植物介绍给贵族阶层的。18世纪初期,俄国彼得大帝游历欧洲时,不惜重金买了一袋洋芋,不远万里带回俄国种在宫廷花园里,如此不嫌周折麻烦,不过是为了等一朵洋芋花开。

然而让人们种植和食用洋芋却颇费周折。

在欧洲,当时人们认为吃了洋芋会引发疾病,称洋芋为“妖魔苹果”。拒食洋芋的理由千奇百怪,有人拒食洋芋是因为《圣经》里没有提到它,也有人认为洋芋是穷人的食物,它的果实生长在地下,比不上麦穗那样昂首向天的高贵。

1785年法国闹饥荒。一个叫巴孟泰尔的药剂师发现洋芋无毒,淀粉含量高,可以成为粮食的替代品。他开始积极地向人们推广种植和食用洋芋。并劝说国王路易十六和王后把洋芋花作为饰品。为了洋芋的推广种植,王后玛丽·安东尼特把洋芋花插在头发上作为饰品,路易十六也把洋芋花插在外衣的纽扣上。一时间佩戴洋芋花成为一种时髦。巴孟泰尔又在巴黎郊区种了一大片洋芋。白天请求路易十六派重兵把守,晚上又悄悄让士兵撤离。时间一长,这片洋芋地引起了周围农民的好奇心,当士兵们晚上撤离后,他们就悄悄去偷了一些洋芋苗,种在自己的地里。洋芋的种植就这样推广开。淀粉含量高,营养丰富的洋芋帮人们度过了饥荒之年。

洋芋从贵族的花园走进了贫民的田地,迅速成为贫苦阶层的主要食品。如今,它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在抗饥饿和抗贫困中发挥巨大的作用。2008年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了特别仪式,正式宣布2008年为“国际土豆年”。洋芋深埋地下,没有靓丽的外表,种植成本低廉,人们常常忽略了它的存在,只有面临饥饿威胁时,我们才会想起价廉物美的它。

洋芋好吃,不论油炸,炖煮还是烧烤,都能给我们的胃暖暖的感觉。

洋芋花有5个小巧的花瓣,五枚金黄的雄蕊环抱着一枚雌蕊。洋芋花的花瓣微微上卷,像一顶俏皮的小毡帽。它们有白、粉、紫、浅黄等颜色,盛开时像无数彩色的小星星撒落田野,放着静谧的光芒,煞是好看。据我童年的经验,开白花的结出的是黄皮洋芋,开紫花的结出的是红皮洋芋。现在有了许多新品种,比如剑川的“牛角洋芋”,浅红皮色,切开块茎里有一道道紫红纹路,很漂亮,它的花是什么颜色?我没见过,想来应是紫白相间的。

进入七、八月份,四野浓艳的绿掩蔽了繁花的色彩,“绿肥红瘦”时节,洋芋开花了,洋芋地就成了一个大花园。

看洋芋花,大理有两个著名的景点:剑川东山和鹤庆马厂。

剑川东山属高寒山区,这里特殊的气候和红色的土壤,非常适宜种植“牛角洋芋”。随着“牛角洋芋”的畅销,洋芋种植成了东山的特色经济产业。洋芋地一块接一块,数千亩,上万亩,在这里连成片,汇成海。花开时节,漫山遍野,嫣红雪白,成为胜景。

鹤庆马厂是一个高山坝子,也是洋芋种植的福地。七、八月间,这里也是洋芋花的海洋。许多人不顾山高路远,驱车前来,只为一睹洋芋花开的盛况。

成千上万的洋芋花盛开了,似乎朵朵相似,却又朵朵不同,借上千双眼睛来也看不够。

站在洋芋花海边,面对这一片带着泥土气息的花儿,说得出的赞美话还是那一句:“洋芋开花赛牡丹。”只有历经沧桑,饱受过饥寒的人才品得出这句话的真味。

让我们记住:“在面包和牛肉来临之前,土豆就是穷人的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