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1年10月23日

祥云米甸镇:引进芦笋种植 发展新兴农业

□ 特约记者 杨家振 通讯员 罗 涛 张 骜

走进祥云县米甸镇米甸社区文曲小组的祥云县鑫福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大棚,本应进入休产期的芦笋,却在这里生长的异常蓬勃,一支支成熟的芦笋翠绿粗壮,惹人喜爱,正在装车外运。

“选择来米甸种就是因为气候合适,一年采摘期有260多天,这么长的采摘期只有这里能做到!”祥云县鑫福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莉国介绍道。从1995年开始,张莉国就在全国各地做农产品的生意,2005年开始在广州接触到芦笋生意。近年来,市场对芦笋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张莉国积极寻找芦笋种植合作社,但因为缺少技术、种植经验不足等原因,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合作人选。于是张莉国决定自己来种,既能控制成本,也能保证质量,这才有了眼前的200亩种植大棚。

“我们也是考察了好久才同意流转这么多土地。”据米甸社区副主任杨文介绍,芦笋在本地属于新兴种植产业,本地群众基本没有种植经验,但经过多方考察,发现芦笋的效益的确不错,引进来既能增加村集体收入,也能让农户学习积累种植经验,并且合作社能作为一个销售渠道,也能保证产品销路。

2020年5月,在多方努力下,芦笋在米甸这块土地上扎根发芽,张莉国依托自己二十多年来的农产品经商经验,以及自己掌握的技术,一口气种下200亩芦笋,当年的12月,芦笋就进入采摘期,当时正值省外芦笋的休产期,张莉国引种的芦笋亩产值就实现1.8万元。同时因为芦笋质量好,口感清脆回甘,很多省外芦笋种植基地开始跟张莉国预定芦笋苗,目前合作社每年订单育苗超过了200万株。

“我们就是边打工边学习技术了。”合作社的效益也吸引着文曲村的村民们,杨芳梅就是其中的一员,合作社建立开始招工,因为要照顾家庭而无法外出务工的杨芳梅第一时间报名,原本只是想找一份离家近的工作,但看到芦笋的经济效益后,杨芳梅开始有意的学习种植技术。张莉国也没有遮遮掩掩,积极请芦笋种植专家到合作社进行技术培训,现在常年在合作社务工的25个工人已经基本能实现独立种植芦笋。

“我很希望他们都种,苗不是问题,只要种,我免费给他们。”通过自己带动周边农户一起种植一直是张莉国的愿望,自己合作社一年的产量也才300多吨,但和张莉国合作的各地种植户每年能为他提供1000吨左右的芦笋,但还是远远低于市场的需求量。张莉国希望,在这块适合芦笋种植的土地上,越来越多的人能参与到芦笋种植中来,通过发展芦笋种植产业一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