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1年01月05日

祥云七宣彝族寨子:

立足乡土特色  做活山水文章

□ 特约记者 陈应国

深冬,走进群山环绕的祥云县禾甸镇大营社区七宣彝族村寨,参天大树与新植的行道树、绿化林和果树环抱着村庄,古村落留住了春色,焕发着新生,天然景色和项目建设景观融汇在一起,在民族活动广场附近的亭子里休闲的老人发出爽朗的笑声。“以前,我们住着已有上百年的老旧房屋,长期人畜混居,时常漏风漏雨,村里的出行条件也很差,每当雨季来临,大伙常为出行犯愁。”彝族汉子罗正富提起寨子的变化时满脸堆笑地说:“现在,咱村寨立足乡土特色,做活山水文章拓宽了各族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我们家享受了扶贫安居工程政策扶持,家里在农宅统规安置点建起了独户独院的钢混水泥房,并借助产业扶贫的强劲东风,在发展烤烟等传统产业种植的同时,逐渐扩大魔芋、核桃等特色种植规模,富裕路越走越宽阔。”

依托民族文化特色和传统民族特色村落开发建设等资源优势,七宣彝族村寨立足乡土特色,提出“旅游产业+民族文化+脱贫攻坚”的发展思路,把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践行民族文化旅游与农业、农村、农民共同发展这一“包容性”发展理念,聚焦文旅深度融合,以“开发一些特色、培养一批导游、发展一些产业”为切入点,不断加快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促使当地村民就近就业,引导发展生产和在村内出售农副产品、文化创意商品。每年农历正月初八举行的“哑巴节”,国内外游客、各大媒体记者慕名前来,七宣“哑巴节”年平均接待人数超过2万人。

为做活山水文章,七宣彝族村寨借助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哑巴节”,在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同时,按照“发展产业、富民强村”的发展思路,致力于农村支柱产业发展,新发展樱桃、杨梅、冬桃种植150亩,实现春能赏花,秋能摘果,既满足游客的视觉享受,又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当地群众从事山珍、土特产经营等商业活动,每年野生菌、生态辣椒、土鸡蛋的销售值达10万元以上。同时,开办民宿客栈、旅游商铺和特色餐饮等“农游一体”特色旅游产业。

目前,七宣彝族村寨有民俗12家,长期销售农户自制手工绣品、土陶等产品的旅游商铺3家,专门销售彝族特色农家菜的特色饭店3家。全村寨半数以上的村民通过农产品、手工艺品的推广参与到乡村旅游中,每年户均增收近千元。七宣彝族村寨立足乡土特色做活山水文章,使山水、民居、人物和一草一木释放出魅力,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彰显强劲活力,让游客们不仅能看到精美的刺绣、面具等草根艺术品,还能在民宿里观赏乡村夜晚的别样风景,在农家乐品尝到大山深处最原汁原味的彝家饭菜,吃、住、游一条龙的“农家乐”休闲村寨已逐渐呈现,民族特色旅游初露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