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0年11月18日

卖  水

□ 石  玉

前些日子,朋友圈满是北大才女张培祥的原创作品《卖米》,平实文字真情流露,纯朴的感情如涓涓细流,模糊的不只是我的双眼。和我同龄的飞花稍纵即逝,才女如惊鸿一瞥,而她脚下那段担着大米踉跄走过十几里的赶集路,却似乎留下和我同样的影子。

深深浅浅的脚印,带我回到三十年前一个叫岔河的小街。小街坐落在一条干涸的小河边,周围油桐树郁郁葱葱,那时的小街很是热闹,正读小学二年级的我当时课业少,而且我家住在小街南面的半坡村子里,所以经常与小伙伴到岔河街去玩。偶尔大人会给一两毛钱买糖解解馋,但大多时候是没有零花钱给的,一到街天脚跟就痒痒,就算衣衫褴褛,也是要去溜达一圈凑凑热闹。

那是1988年,连年的自然灾害,河田冲毁后又遭遇大旱,粮食减产特别严重,我们靠救济粮为生。离街三、四公里的小山脚下有一个叫石头窝的地方,有一眼甘甜的泉水,它不仅无数次滋润了我干涸冒烟的喉咙,也开启了我卖水赚取零花钱的经历。那是一个物质匮乏,无东西可卖的时代,卖水换取少得可怜的一点零花钱,成了我童年难以忘怀的记忆。当然,不是每个季节都可以去卖水,只有三伏天最炎热的季节,赶集的人才会舍得花钱买一瓢水喝。那时候的人们基本没有饮料矿泉水可以喝,口渴时饮一瓢凉水,是最畅快的享受了。在家里挑选最大的葫芦在根蒂部剖开,除去葫芦瓤及籽儿,用竹篾编一个保护外壳支架,再做一个软木塞,棕绳一系,一只葫芦桶就大功告成了。放在里面的凉水,在毒辣的太阳下依然能保持甘甜清凉。

午饭后,怀着激动而又迫切的心情,九岁的我顶着烈日哼着小曲,挑着一对和自己躯体一样粗的葫芦桶和一扇葫芦瓢就向石头窝进发。到了石头窝,装满泉水后,就深一脚浅一脚踩着滚烫的河滩沙石往岔河街方向进发。

经过半小时的跋涉,终于到了街上。街上非常热闹,但只有少数饥渴难耐的生意人才舍得买水喝,要两分钱一瓢的水大多数一分钱我也就卖了!一个来回一担水可以赚得一两角的零花钱,而自己就算再渴,也是舍不得喝一点水的。筋疲力尽地来回挑水三次已是黄昏,运气好的话,就会有五六角钱的收入。当自己花六分钱买一只即将溶化完的糯米冰棍放在嘴里,再买一点必需的文具,一切疲劳都烟消云散了。

那个年代由于大家没有环境保护意识,导致植被破坏,许多水源越流越小,最后都默默地消失在大家忧愁的双眸里。全村最后仅剩四公里外的一处水源,用水管接到村口,流出的水只有筷子粗,全村的人畜饮水全靠它。每天天还没亮,我和哥哥就起床挑上家里所有的铁桶、木桶,带上大盆就往取水点跑,但远处已经传来先到者的闲聊声。守着长龙般的空桶,焦急的等待可能会持续一整天。就连除夕夜的“守岁”,我们都把它改成了“守水”!守水、砍柴、放牛就成了我童年挥之不去的三部曲。

时光如白驹过隙,而我的脑海里也多出了许多新词:架电、修路、水土治理、退耕还林、沼气池、水窖……2012年起实行农村提水工程以来,虽然村里基本解决了大部分群众的基本生活用水,但仍然存在供不上水、水不够用的情况。在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县水务局给予岔河村委会5万元的水路管网维修资金。村民义务投工投劳80多人次,经过一个多月的辛勤劳动,新建成30立方蓄水池一个,架设18.5千瓦、6.3立方的电机水泵一套,架设和改造管网3000余米,全村终于全覆盖用上了安全饮用水。

回到家乡,看到村容村貌更加整洁,我的内心无比激动。这块土地满载家乡脱贫致富的发展使命和乡村振兴的美好希望,再一次踏上了新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