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0年07月20日

宾川:小额贷助推产业扶贫 新机制激发内生动力

□ 通讯员 张育维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宾川县坚持把扶贫小额信贷作为加快扶贫产业发展、破解建档立卡贫困户资金瓶颈、实现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5009笔、120420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获贷24283户(次)、户均贷款4.48万元,有力助推了全县扶贫产业的发展。

结构化产品

满足多元贷款需求

对每年省、州下达的2.6亿元扶贫小额信贷指标,在“镇村组+信贷部门”联合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通过帮扶责任人推荐、乡贤人士保证、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互相监督合作等方式,做到精准放贷,确保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都能顺利得到小额贷的扶持,确保小额贷真正用到贫困户的产业发展项目上。

同时,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印发《宾川县经济林木(果)权证核发及抵押贷款工作实施方案》,推出“金果贷”“惠果通”“惠农e贷”等特色金融产品,让广大农户以《林果权证》抵押即可贷款,成为扶贫小额贷的重要补充;通过社会捐赠(397.78万元)、财政配套(596万元)等方式,在全县设立38个扶贫互助社,扶贫互助资金规模达到1151.24万元,吸收社员2076户830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05户5220人,累计向3029户社员发放借款2599.38万元。

精细化管理

提高放贷效率

将社会诚信度、人均收入和家庭劳动力三项指标作为贫困户授信的主要指标,为87047户农户采集了信用信息档案,建档面达100%;对71528户信用户进行了评级授信,授信金额416506万元,授信面达82.17%;评定出信用村68个、信用乡7个,营造“穷可贷、富可贷,不讲诚信不能贷”的良好氛围。

每年年初,由县扶贫办牵头,与相关部门共同会商确定当年扶贫小额信贷申请、发放、贴息等具体工作流程,“镇村组三级+承贷银行”实地调查申贷贫困户发展需求、贷款意愿、还款能力,按照“村推荐、乡审查、县审核”的程序,共同完成《宾川县扶贫小额信贷推荐表》,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进行公示,贫困户签署《扶贫小额信用贷款专款专用承诺书》。每年相对集中1个月左右的时间办理小额贷申请,做到应贷尽贷、应贷必贷,确保贷得出、贷得快。同时,充分发挥银行信贷员、产业指导员、结对帮扶人、驻村工作队以及乡村干部的作用,定期对获贷农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和借款人生活进行监测分析,评估农户还款风险等级,对还款风险等级高的农户提前采取催收措施,对可能影响贷款安全的不利情形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农户按期还款,有效降低了还贷风险。2015年以来,全县小额贷逾期率为0.49%、不良率控制在0.13%。

多元化模式

赋予贫困户自主选择空间

针对有劳动能力但缺发展资金的贫困户,主要采取户贷户用户还小额贷模式,鼓励贫困户自我发展。目前,全县扶贫小额贷贫困户自用比例达70%左右。

同时,依托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党支部+互联网+贫困户”“党支部+红色旅游+贫困户”“党支部+合作农场+贫困户”的抱团发展小额信贷模式。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当地党组织引导动员下,积极加入“抱团发展”的专业合作组织,将土地、从银行贷到的小额扶贫信贷等按约定折价入股专业合作组织,由专业合作组织负责生产和经营,入股贫困户一方面可到入股的专业合作组织务工获取收入,另一方面年终还可按照约定获得入股分红。2016年以来,共有16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抱团发展,获得分红收益260.32万元、土地流转收益9.6万元、务工收入48.6万元。

专业化服务

解决技术和市场难题

积极推行“一户一项目”工程,指导贫困户选准当家产业。在加强技术指导和市场服务的同时,县政府与承贷金融机构签订《信贷产业扶贫贷款框架性合作协议》,由县政府按信贷规模1∶10的比例筹集财政资金,设立风险补偿金2850万元,对存在逾期风险的贷款实地调查,相应采取无还本续贷、展期、风险补偿等方式,稳妥分类处置苗头性问题。同时,探索开展特色农业保险工作,购买种植业保险、能繁母猪保险等险种,帮助贫困户规避自然和市场风险。

务实化操作

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在脱贫攻坚期内,扶贫小额贷申请及续贷、展期各项政策保持不变,已经还清扶贫小额贷且享受3年财政贴息政策的贫困户,符合再次贷款条件的可以多次发放扶贫小额贷;贫困户脱贫退出后,确有生产发展需要、符合相关条件的可以继续发放贷款给予扶持;对于贫困户因发展长效产业短期内难以还款、家庭遭遇变故无法及时还款等情况,相关部门与承贷金融机构密切配合,灵活处理还款方式,激发出贫困户稳定脱贫的源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