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文化
 
标题导航
大理日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3月22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峰山歌会

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五,数万宾客聚集祥云县普淜镇天峰山,欢庆一年一度的“歌会”,体验精彩而神秘的民间习俗,感受沸腾而热情的民族歌舞,品味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大餐。

“天峰山歌会”是祥云县普淜镇彝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一个传统节日,相传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2017年公布为云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天峰山歌会”源于天峰山老君圣诞会,天峰山老君殿清乾隆五十七年碑文有记载:“每逢二月十五,四方民众蜂拥蚁附,云集天都,吹笙鼓舞,夷人尽欢腾之,歌尚存上古之淳风”。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五,来自楚雄姚安、南华,大理弥渡以及祥云境内数以万计的彝族同胞、信徒以及香客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天峰山,在天峰山歌会场载歌载舞,举唱山歌、弹弦打歌、诵经拜唱。

相传天峰山歌会是为了纪念彝族先祖孟获夫人祝融。祝融能歌善舞、美丽善良、体贴百姓,且在战场上英勇善战。平日里,她教彝族妇女织布纺线,绣花做衣。为了纪念孟获夫人祝融,普淜彝族人民在每年她的生日农历二月十五,汇集天峰山身着盛装,载歌载舞,代代相传。

“天峰山歌会”由天峰山周边6个彝族村寨共同筹办。活动前一天,村中哚西在天峰山“老君殿”击鼓鸣钟,并在会场中间竖一棵青松立起歌会大旗,村民们纷纷系上五颜六色的彩带,在旗杆下供上象征吉祥喜庆的茶、米、油、酒、糖、葫芦笙等物品,寄予了彝族同胞的希望和祝福。歌会期间,各族男女老幼皆身着节日盛装,在松树映荫的打歌场上踏歌起舞;青年男女在天峰山“情人林”对情歌,寻找人生伴侣;中年男女在天峰山对歌场上用歌声相互倾诉人生的喜怒哀乐。

“天峰山歌会”生动展现了当地彝族宗教、历史、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是民族学资料的丰富宝库,有着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长期以来,彝族的历史文化都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天峰山歌会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文化认同、维系民族团结的重要精神纽带。

为了保护传承好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祥云县一直坚持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的办节原则,秉承民族团结为龙头,民族特色为亮点,实行还节于民,还俗于民的宗旨,不断创新办节理念,优化办节模式,紧紧围绕天峰山传统木雕、石雕、正音歌、南山调、唢呐、过山号、打歌等非遗项目资源特色,力求保护项目的真实性、活态性、传承性,让天峰山歌会融于群众生活,更好地得到保护传承。

(杨春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大理日报社版权所有 | 地址: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龙溪路20号
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邮发代号:63-37 新闻热线:0872-6985888 6985999
   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文化
   第4版:国内国际新闻·广告
   第5版:社会
   第6版:深读
   第7版:闲情
   第8版:财经
黑么苴:藏在山水间的那一抹乡愁
天峰山歌会
艾玉船上羞老财
鹤庆甸北白族田埂调入选云南省第四批非遗名录
常华敏又有两部作品集问世
张淼小说集《夜殇》与读者见面
左中美散文集《安宁大地》出版发行
《巍山县成立60周年摄影艺术展作品集》出版
洱源县基层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州政协开展“走进秘境·书画云龙”采风活动
乡村建起小广场 文化生活大变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