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家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要闻

第A2版
综合新闻

第A3版
科技·环保
 
标题导航
大理日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6年9月8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苍山电视耀荧屏

□ 郭 锋

为了使滇西各族群众能早日看上电视,1974年初,中央和省决定,在大理苍山建一座电视转播台。回想当年我三十多岁,风华正茂的年龄,担任起选台、建台的光荣使命。

1974年5月3日,我们组建了一支由广电、电力、勘测、地质、卫生等部门组成的小分队,肩背发电机、电视机、测量仪、帐篷和干粮,凌晨五时从县招待所出发,穿树林、攀悬崖、跨深涧,中午一时到达海拔四千多米的苍山顶,展开电视信号的收测。经过多点收测,终于收到从昆明梁王山发出来的信号,且场强达57比特,达到了建台的技术标准。随后又先后对马龙、玉局、中和、三阳、兰峰等八个山峰进行详细考察,综合对比,最后确定中和峰和小岑锋之间的4092高地作为台址。1976年,经国家广电部和省广电厅正式批准,建立大理苍山电视差转台。

1978年3月开始架设高压输电线工程。由于苍山不通公路,地形复杂,我们组织了100多个民工,先后将每棵重达500多斤,长9至12米的100多棵电杆就位、70平方毫米的钢绞线采用每人扛1-2圈,50多人排成长龙一起行动,搬运了5天才到达山顶。杆与杆之间的距离长达100多米,放线时,先后在遍布杂草荆棘的山地上开辟出一条8米宽的通道。建设者们迎狂风、顶烈日、战冰雪,历时一年零四个月,终于架通了全长9.7公里的10千伏高压输电线,1979年6月30日正式通电。

通往苍山顶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只有群众上山找药材、砍竹子的羊肠小道。要将建台所需的设备、材料、物资运往山顶,只能靠人背马驮。为了尽量减轻运输压力,决定从大理县城海拔2900米处修筑一条简易公路至海拔3200米处。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1983年11月修通了全长22.5公里的公路,改善了运输条件。

在山顶建机房,不知要比在平地盖楼房困难多少倍。所有建筑所需的水泥、钢材、沙子全靠人背马驮运达山顶。水源虽采取积雪化水,但仍不能满足需求,需要到洗马潭背水。在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后,于1981年10月建成了613平方米的机房。紧接着抽水机房,蓄水池,电缆沟及防雷地网等整套设备也相继完工。

天线队的师傅们迎狂风、顶烈日、战冰雪,抢时间、争速度、高标准、严要求,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立起了一座高30米的九层蝙蝠翼钢管直立天线铁塔。这座巍峨的铁塔承受风霜雨雪的侵蚀,至今仍矗立于苍山之巅。

工程技术人员经过21天的昼夜努力,终于将10千瓦发射机安装调试成功。1981年12月24日开始实现转播,经测定播出信号图像稳定、色彩绚丽、伴音清晰,信号可覆盖云南西部的大理、楚雄、丽江、保山、迪庆、怒江、临沧、德宏等八个地州市,覆盖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800多万。

苍山电视台是我国目前海拔最高,工作环境最为艰苦的电视转播台。为解决工作人员在恶劣气候下坚持在山顶值班的问题,1983年安装了vd-79远程设备,实现了国内高山台站无人值守,靠山下“遥控、遥测、遥信、遥调”计算机远程控制的值机方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更主要的是解决了工作人员上山工作带来的一系列难题。

苍山台先后转播了大理电视台、大理州人民广播电台、云南卫视、云南人民广播电台、中央台中国之声以及云南中广传播(CMMB)移动电视等多套节目,各套节目每年播出时间均在4000小时以上。从转播至今,从未发生过安全事故,实现了安全、优质、不间断的转播。

今年恰逢苍山台建台四十周年,全台职工将发扬那种攀高不止,扎实苦干的大山精神,开拓创新的高原情怀,为自治州的广电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为大理州新闻出版广电局退休干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大理日报社版权所有 | 地址: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龙溪路20号
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邮发代号:63-37 新闻热线:0872-6985888 6985999
   第A1版:要闻
   第A2版:综合新闻
   第A3版:科技·环保
   第A4版:专版
   第B1版:社会新闻
   第B2版:新闻视界
   第B3版:家周刊
   第B4版:文娱体育·广告
图片报道
图片报道
图片报道
图片报道
图片报道
苍山电视耀荧屏
感受与享受
考入中央民族大学
闲暇时光
生命中的秋色
月满中秋
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