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洱海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要闻

第A2版
综合新闻

第A3版
洱海
 
标题导航
大理日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6年6月27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洱 海 传(57)

洱 海 传

□ 海  男

张胜温画卷在忽必烈征服洱海地区以后消失了。当整个羊苴咩城宫陷入战栗和喘息之中时,失去画卷是必然的。历史没有任何记载,在混乱中是什么人从王宫的密室中带走或者盗走了画卷。当然,有一点是无毋庸置疑的,让它消失的,必须是一双手,必须是一个人。

这个人必须了解画卷的永恒前景,了解画卷的神秘和艺术的绵延性:另外,这个人必须了解大理王宫的布局和密室:除此之外,这个人必须有智谋和勇气,在迷乱和刀剑中开始逃亡。许多年以后,张胜温画卷出现了。这已经是明朝初期的一天,江南地区天界寺的主持德寿在一个十分偶然的日子里发现了画卷的存在,他追随而去用重金即刻买下了画卷,自此以后,四处漂浮不定的画卷便寻找到了暂时的避难所,藏于寺院中。尽管如此,无穷尽的战乱和变革依然遍及全世界。1448年,画卷注定要卷入并漂流到一场来势汹涌的洪灾中去,即使是神秘的佛祖也无法护佑并改变它的命运。画卷随洪灾漂泊到了一条大河,后被巨浪推上岸。然后,它又回到了民间收藏者手中。

尽管如此,自从画卷离开洱海地区以后,画卷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模样。由于战乱、洪灾、时间和颠倒一切的时空以及被这时空所带来的一切磨难,它不得不失去昔日的光泽。由此,画卷不得不分类成册,它在清王朝时又从民间重返宫殿。

在一个不断改变的世界里,或许,只有宫殿深处被阴晦、时间和侍卫所守护的密室才可能藏下它神秘的容貌。在清王朝的王宫,乾隆皇帝看见了这来自彩云之南洱海边的巨幅画卷,并视它为珍宝。所以,在皇帝的目光注目下,画卷便划分为《蛮王礼佛图》,这一册充分展现出了段兴智时代大理国的一系列活动。另一册为《法界源流图》则概括了佛教的世界。

随同清王朝历史的演变中沉沦不息的画卷中的《法界源流图》,后来跟随离宫以后的溥仪离开了宫殿,先是到了长春,随同溥仪的命运在挣扎,后来,它终于被吉林省博物馆收藏,终于结束了逃亡之生涯。《蛮王礼佛图》,或许是被另一个逃亡者兼收藏家带到了台湾,后来被台湾故宫博物院所收藏。当我们今天重温两册画卷时,内心仍会荡漾不息。《张胜温画卷》中隐藏着令世人惊叹不已的艺术之美。《法界源流图》所展现出的天龙八部以及“释迦牟尼佛会图”,使我们看到了画家的艺术境遇。《蛮王礼佛图》揭示出了从遥远的南诏国开始,佛教在洱海地区的流传方式,而历代帝王们与妙香佛国融为一体的场景,在今天似乎仍历历在目。

4.神秘的法教寺终于跃在眼前

在洱海地区还流传着云南最早的佛教典籍,它就是南诏大理国写经。当我们翻拂南诏安国圣治六年(唐昭宗乾宁元年,公元894年)的《护国司南抄》时,我们会看到历史上发现最早的南诏大理国写经。古风弥漫的洱海边为何隐现出如此神秘的写经事件?这个漫长的秘密使我们开始又回到了洱海的佛教历史中去。

当佛教密宗阿叱力教派在历史上了产生了供养设殿、诵经念咒的神圣仪式以后。在洱海地区出现了以天竺僧人的布教的佛教密宗者们已经开始以“译咒翻经、开建五密坛场”,这些佛教背景中与焚僧弟子的大姓阿叱力的“通释习儒”、“唐、梵之字靡不勤习”互为联系。于是,一种神赐的力量,形成了洱海地区从南诏大理国直至元明各代的阿叱力僧人们,以传抄佛教密宗典籍来弘扬宗教。

这些手抄经文出自佛教密宗阿叱力教派僧人们之手,在僧人们翻译、传抄、撰写的经书中,以三藏经疏、仪轨忏文,这些写在纸卷中的经文汇集而成——南诏大理国写经。宋绍兴丙辰元年(公元1136年),大理国派遣使者杨贤、彦贲等人入宋朝,进贡的国礼中就有金银书写经品《金刚经》三卷,金书《大威德经》三卷。这些来自洱海边的写经品不仅开创了云南最早的佛教典籍:南诏大理国写经,而且还影响了中原的佛教文化。

此外,在大理国写经典籍中还有另一种语言存在,它就是源于洱海地区的白蛮语,这种从本民族游移而出的地方语种与汉语同时进行着。在漫长的语词字改革中寻找到了白文的符号学,所以,在大理国写经中同时出现了用汉、梵、白三种语系的写经书,这一奇特的佛教典籍史话,使佛教密宗阿叱力教派成为最显著的传奇之一。

沿洱海的波浪,我们会寻找到去大理凤仪北汤天村法藏寺的路线。风,再一次的激荡起我们的视野,神秘的法藏寺终于跃起在眼前。据法藏寺旁的董氏宗祠内《董氏本音略叙碑》记载,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北汤天村,曾经是著名的佛教密宗阿叱力大姓董氏的出生地。董氏自南诏以来,以相传40余代的神力,造就了历代的高僧曾为封为国师,是南诏大理国以来最有影响力的阿叱力世家。

我们也来了,北汤天汤法藏寺就在眼前:一束束落日前夕的光泽垂照于它的瓦砾,历千年而保存下来的经书收藏之地,显现出无限的沧影。这里曾经是被明成祖封为“国师”的故地。御书“金銮宝刹”与“国师府”匾额就悬挂于法藏寺。在阵阵秋风的呼啸声中,我看见寺院中的金色秋叶在旋转。        

(未完待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大理日报社版权所有 | 地址: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龙溪路20号
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邮发代号:63-37 新闻热线:0872-6985888 6985999
   第A1版:要闻
   第A2版:综合新闻
   第A3版:洱海
   第A4版:国内国际新闻·广告
   第B1版:社会新闻
   第B2版:新闻视界
   第B3版:学习教育周刊
   第B4版:文娱体育
暮光
喜欢那份平平淡淡
洱 海 传(57)
赏马鞍山梨花
点苍石门关
苍洱歌
春 绿
红岩谷女寺掠影
石宝山
芒种节前重游永国寺
远去的小炉匠
阿爹的“赶马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