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理论与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要闻

第A2版
综合新闻

第A3版
理论与实践
 
标题导航
大理日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5年2月7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了记得住乡愁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理重要指示精神有感

□ 何尹全

2015年1月20日,是大寒节令,苍洱大地喜降瑞雪,虽是寒冬时节,但大理人民深切感受到了暖暖的春意。这天一大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在视察洱海保护工作之后,来到李德昌家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聊民情、谈生产、问生计。他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他还动情地说到,“我是第一次来大理,从小就知道苍山洱海,很向往。看到你们的生活,我颇为羡慕,舍不得离开”。“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乡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离开了这个地方会想念这个地方”。亲切通俗的话语体现了习总书记亲民爱民的领袖情怀和浓浓的乡土情结。

古生村是我的老家,是洱海边一个典型的白族古村,背靠苍山,面临洱海,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村庄保持了白族村落传统布局,村内有保护完好、建于明清时期的凤鸣桥、古戏台、本主庙、福海寺、回春阁等古建筑,有500多年历史的大青树,有古朴典雅的白族民居,有特色浓郁的本主节、火把节、放生会、绕三灵等白族传统节日和民风民俗,白族调、大本曲、霸王鞭等白族歌舞得到很好传承,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白族人民的生活气息。2014年,古生村被公布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习总书记所到的李德昌家,是古生村400多户白族人家的代表,庭院较好地保持了白族民居传统建筑风格,青瓦白墙简洁明快、古朴典雅,照壁彩绘诗情画意、熠熠生辉,照壁上的“苍洱毓秀”四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正是这保护完好的白族古村和特色浓郁的白族庭院给习总书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勾起了习总书记的乡愁。

传统村落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繁衍生息的精神家园,承载着人们挥之不去的乡愁。大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成为代表大理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标志之一。截至2014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等七部门共公布了三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其中大理州共有94个传统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数量居云南省首位,在全国也是位居前列,显得特别弥足珍贵。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传统村落的保护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不少群众没有充分认识到传统村落的价值所在,保护传统村落的意识还不强,破坏传统村落整体布局、随意拆除古建筑和古宅院、随意破坏文物古迹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同时,传统村落还面临旧村改造、拆除重建以及消防隐患等诸多困难和问题。传统村落一旦被破坏,就不能再生和复制,就割断了维系乡愁的根脉,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刻不容缓。

习总书记考察云南的重要讲话,特别是在古生村视察时触景生情所表达的真切感受和殷切希望,体现了对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村落的高度重视。通过观看习总书记考察云南的相关报道和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笔者对保护传统村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如何进一步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有几点粗浅的体会和思考。

首先,要依法保护。在《大理州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出台《大理州传统村落保护条例》,真正做到依法保护。同时,要加大对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法治宣传教育力度,让人们增强自觉保护传统村落的意识。

其次,要规划先行。对已公布的中国传统村落要认真制定保护发展规划,并严格执行好规划;对现有的古村落进行全面普查和重点保护,争取有更多的村落被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要设置传统村落保护标志,建立村落信息档案,未经批准不得对传统村落进行迁并。要建立传统村落动态监测信息系统,收录村落基本情况、保护规划、建设项目等信息,对传统村落的保护状况和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测。

第三,要整体保护。切实加大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既要保护好传统村落的传统布局、建筑风貌、文物古迹、民居宅院、寺庙祠堂、古树古井等物质文化遗产,又要保护和传承好风俗习惯、传统民俗、民族节日、民族歌舞、民间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乡土文化的原真性、完整性。

第四,要加大投入。把保护传统村落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切实解决好传统村落在生态治理、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文物保护、古建筑保护、消防能力提升等方面资金不足的问题。

第五,要合理利用。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在确保传统村落得到很好保护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和发挥传统文化遗产的资源价值和优势,在延续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把保护传统村落与发展乡村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相结合,合理利用好传统村落,适度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增加村民收入,调动村民参与保护的积极性,促进传统村落得到更好地保护,使传统村落成为固守乡愁的精神家园。

(作者系大理州文明办副主任)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大理日报社版权所有 | 地址: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龙溪路20号
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邮发代号:63-37 新闻热线:0872-6985888 6985999
   第A1版:要闻
   第A2版:综合新闻
   第A3版:理论与实践
   第A4版:国内国际新闻
立规矩 讲规矩 守规矩
刊头摄影
企业党建要突出三个环节
关于在深化改革中建设法治财政的思考
新常态下推动组织工作新作为
树牢“五争”创“五新” 推动洱源跨越发展
为了记得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