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只为幸福佤村更幸福

——记腾冲市清水镇副镇长赵家清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10/12 08:19

每次到腾冲市清水镇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采访赵家清,他总是很忙。

从2021年4月开始,赵家清担任清水镇党委委员、副镇长,他分管5个部门、联系7个单位,加上三家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职务,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工作任务杂且繁重,我不敢有丝毫懈怠。”赵家清表示,这是组织对自己的信任和培养,任何一项工作都不能掉链子。

2010年3月,年仅28岁的赵家清当选三家村党总支书记。“那时候担心自己到底能干多久,能不能干好,没想到这一干就是10多年。”赵家清笑着说,那时候的三家村路不通、脏乱差、群众日子过得苦。刚一上任,困难和压力就摆在他面前。

如何拔穷根、谋致富,让大家过上好日子?首先要解决产业发展问题,赵家清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立足资源优势,牵头成立了“草上飞”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种植泡核桃、油茶、特色中药材等产业,让群众增收致富。

三家村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赵家清始终把民族团结摆在重要位置,将推动少数民族村寨发展贯穿始终。

“我们开设民族文化大讲堂,通过火塘会、专题宣讲等方式,和各族群众一起说过去、讲现在、谈未来,算发展账、收入账、政府补助账,使各族同胞深切体会村寨发生的变化。”赵家清告诉记者,村里注重教育培训,累计开展养殖、餐饮等技能培训8期、培训少数民族360余人次,开展民族舞蹈培训18期、培训600余人次。2017年,全村顺利脱贫出列。

“家人的理解、支持以及父老乡亲的信任、期盼,一直激励着我努力工作。”回忆起10多年来的酸甜苦辣,赵家清有很多感慨。

在决战脱贫攻坚的那段时间,家人在白天几乎很难见他一面。而此时,赵家清的老父亲因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右腿脚踝粉碎性骨折,需要长期住院治疗。赵家清是家中的独生子,但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他根本没时间照顾父亲。照顾父亲、接送两个孩子读书上学、料理家庭生产生活这些重担全都压在了妻子身上。他只能在完成每天的工作任务后,深夜赶往腾冲市人民医院看看病床上的父亲。面对妻子的埋怨、孩子委屈的泪水,他总是默默承受。

在赵家清的带领下,三家村通过采取“1个基层党组织、1个自管组、N个群团组织”的“1+1+N”模式推进乡村治理。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群众选出了由纠纷调解员、安全生产监管员、乡风文明宣传员以及路长、巷长、院长“三员三长”组成的自管组,分块负责村庄治理各项工作。从此,独居老人不用担心自家的电灯无法亮起,村民们不用担心村道不整洁……老年协会、红白理事会、村民小组、文艺队,村里的群团组织都积极发挥作用,探索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2020年1月19日,赵家清迎来了人生难忘的时刻。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他全程陪同汇报工作。

“‘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春节前夕来到司莫拉佤族村考察时的殷殷嘱托。我们将时刻铭记总书记的嘱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谈到未来的发展,赵家清信心满怀。

如今的三家村,处处呈现蓬勃发展活力。近年来,中寨被评为“国家少数民族特色村落”、国家AAAA级景区,三家村被评为国家传统古村落、省级卫生村,三家村党总支被评为云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云南省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

云南日报记者 李建国 杨艳鹏

代表感言

被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扎根农村,接续奋斗,把为群众服务的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把党的好政策落实到每一个群众中去,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

党的工作千万条,为民服务第一条。农村基层工作千头万绪,要求越来越高,期待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大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大学生村官的选派力度,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

[转载自10月5日《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