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妈妈,能不能早点回家…”

作者: 来源:云南网 时间:2022/08/23 10:29

导语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为进一步深化云南共青团“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结合省档案局大学生梦想采集工作,记录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岭青年参与云南经济社会建设方方面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共青团云南省委、云南省档案局联合推出“青春喜迎二十大,云岭青年逐梦录”系列视频。该系列共20集,通过选取我省各行各业优秀青年代表讲述党的十八大以来切身感受到的变化和发展,以社会记忆的视角切入云南在生态保护、民族团结、对外开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强边固防、创新创业、经济社会建设、科教文卫等多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以文字简述、海报展示、照片呈现、vlog记录等方式展现青年风貌和时代变迁,把青年成长经历与云南十年发展变化历程紧密相融,以朝气蓬勃的青春氛围献礼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曲靖市麒麟区初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创办人郑红琴,自小因父亲残疾导致家庭贫困,求学期间,在东山镇党委和政府的帮扶下,让郑红琴有机会成为村里走出山区去到省城读书的女大学生。不忘感恩的她,大学期间去到云南省成立较早的社会组织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做志愿者,帮助流动儿童,毕业后全职加入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从事流动儿童社会工作服务。

2014年东山煤矿关停,年轻人陆续外出务工,东山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越来越多,每次回家看见家乡孩子在路边写作业、没人陪伴、与亲人分隔两地的场面,郑红琴就想“在外面也是服务儿童,何不把自己的专业特长带回家乡服务留守儿童”,2017年她辞去在省城的工作,回到家乡,发动社会爱心力量,组建了曲靖东山社工站(曲靖市麒麟区初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前身),一直扎根村庄3年,为家乡的困难人群开展公益服务。郑红琴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当年若不是政府的资助,国家的帮扶,她早已辍学成家,为了让更多和她有过类似贫困经历的人,有机会被看见,她成立了麒麟区第一家乡村社工服务机构——曲靖市麒麟区初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取名初心,寓意为不忘返乡公益服务的初心,努力关爱、帮助更多人,做有温度的公益事业,用自己的生命经历去影响更多同样的生命,用自己的行动去回报政府的关爱和帮助。

留守儿童的“蜗牛妈妈”


郑红琴带领她的团队社工经过长期驻村走访了解,大病、意外事件是导致一个家庭贫困的主要因素,为了让困难群众真正地站起来,郑红琴和社工们借助优势视角和资源链接能力,为贫困家庭做资源链接和转介服务,后期做持续地跟进、陪伴,协助其暂渡难关,实现助人自助。几年来共为200余名老人对接超过8万元的生活物资,协助10个因车祸、大病、精神障碍致贫家庭应对突发事件,链接4万余元紧急救助金帮扶。

通过与民政部门、学校、村委会合作,走访、筛查单亲、残疾、离异、重病、服刑人员子女等困境儿童,评估分析每个困境儿童的需求,针对不同困境儿童提供助学帮扶、教育引导、心理陪伴、转介等精准服务。2017年至今走访筛查出林兵祖村及周边15个村庄的70余名困境儿童,入户家访陪伴超过400小时,链接紧急援助金超过5万元,开展邻里帮扶和照顾工作,预防和减少其因暂时贫困带来的辍学和意外事件。

含苞的花朵,有了阳光的照耀和雨露的滋养,绚烂绽放;美好的童年,伴随郑红琴这样优秀的社会工作者的关怀,多姿多彩。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让每一位少年儿童茁壮成长,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心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少年儿童工作,关心关爱少年儿童成长成才,对新时代少年儿童事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提供根本遵循,指明前进方向。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养好少年儿童是一项战略任务,事关长远。“实现我们的梦想,靠我们这一代,更靠下一代。”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

共青团云南省委、云南省档案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