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漾濞:重建后的温暖新“家”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07/25 08:18

漾濞县金星新村安置点一角。(摄于6月12日)  [通讯员 沈  菲 摄]

□ 通讯员 梅红玉

廖利君 马 钰

漾濞“5·21”6.4级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8.7亿元。在漾濞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的齐心努力下,目前,受灾群众住进了温暖的新“家”。

金星新村是漾濞灾后恢复重建的18个安置点之一。作为全县最大的一个安置点,共有72户,于2021年12月1日开工,历时50多天,2022年1月20日完成一层封顶和装修,截至目前已入住67户。

苍山西镇居民刘建萍是第一批入住金星新村的居民。“搬到这里生活,我们非常喜欢,感谢党和政府。”刘建萍激动地说。刘建萍家老房子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内,在“5·21”地震中严重受损,因为涉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房屋建盖有严格的规划和要求,面临规划审批、房屋产权及土地性质变更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让群众早日住进新家,漾濞县以书记院坝(楼宇)协商会及“火塘会”形式,领导干部下沉一线,反复征求群众意见,及时研究解决恢复重建工作中的堵点痛点问题,最终确定了金星新村安置点。

“这个安置点采取统规统建的方式,搬迁户主要来自位于县城的上街村、下街村、金星村以及仁民街社区,安置户宅基地按照1∶1.2的方式进行置换,地上建筑物可以进行补偿,还可以享受贴息贷款,让受灾群众没有后顾之忧。”苍山西镇组织委员苏豫滇说。

在民房重建中,漾濞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缮加固或拆除重建,拆除重建包括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集中安置方面,漾濞县科学确立了18个集中安置点,涉及5个乡镇13个村,共安置农户314户。同时,采取县处级领导挂点、县级部门包点、乡镇主要领导任点长、乡镇村干部包户的工作机制,层层压实责任。目前,18个集中安置点均已完成民房建设,安置点管网、场地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正全力进行扫尾工作。

在震中秀岭村,为了让受灾群众早日入住安全住房,镇村干部和群众共同克服了“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群众自筹资金困难、雨季施工难度大、施工队紧缺”五大难题,齐心协力共建新家园。村民许银花家刚建盖不久的新房在地震中瞬间被毁,原来建房时的贷款也还没还完。正当许银花一家束手无策时,政府及时发放的震后重建补贴和“幸福家园贷”政府贴息贷款,让他们看到了新希望。“感谢党的好政策,不然我们没信心再盖房子。现在房子盖好并装修完了,一家人已经搬进去住了。”许银花高兴地说。

在民房重建中,漾濞县及时制定出台相关实施方案及管理办法、县城老城区传统建筑修缮重建技术规则,精准锁定拆除重建对象2112户、修复加固对象14574户,科学确定18个集中安置点,3000余名干部职工包保到户,组建374支施工队和6个技术指导组,强力推进民房恢复重建。截至今年1月31日,漾濞县已完成民房恢复重建任务,其中,民房拆除重建2077户、民房维修加固14609户,完工率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