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杨孟琴:和患者一起与精神病魔作斗争的“白衣天使”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07/05 08:33

□ 本报记者 马丽芳

每天上午八点半是医院规定的早班交接班时间,但杨孟琴都会提前20分钟左右到。进入二病区,换上白大褂,查看监控。时间到了,她麻利地与值夜班的同事完成交接班,随即开启一天的工作。

发药、处理医嘱、测量体温、带领患者做保健操、督促患者吃饭和睡觉……这些日复一日的繁杂琐事是杨孟琴每天的工作日常。到了每星期二的洗澡日,她还要为那些生活无法自理的患者修剪指甲、剃须。

作为大理州民政精神病医院二病区的护士长,杨孟琴和其余20名医护人员一起,无怨无悔,为呵护生命默默奉献着青春、挥洒着汗水,共同为二病区的74名精神障碍患者撑起了一片天。

1991年,杨孟琴从云南省大理卫生学校护理专业毕业后,一直在大理州民政精神病医院工作。由于外界对精神障碍患者的误解,在他们身上贴上了“恐怖”“危险”等诸多标签。刚进医院之初,杨孟琴心里也有些害怕,但随着对工作的深入了解和与患者接触后,她卸下了思想负担,很快步入工作正轨。

“他们是患者,发病时特殊,不发病时也和正常人一样,精神障碍患者应该和其他患者一样受到平等对待。”杨孟琴说。

2012年,医院收治了一名在其他医院住院期间因攻击医护人员致人死亡的精神障碍患者,患者入院时不服从管理、易怒,并辱骂、攻击和威胁医护人员。

“发病期间,为了防止他冲动伤害别人,我们给予保护性约束。他受到约束后,声称要打死我们医护人员,并将口水吐在我们身上,有次甚至把病床弄散架。”时隔10年,回忆起当时胆战心惊的一幕,杨孟琴却心若止水地向记者讲述。

患者每次发病,她都及时赶到,陪伴在患者身边,并用丰富的临床经验指导同事。后来,这名患者身体每况愈下,生活需要护理人员照料。为了改善患者的卫生和营养状况,杨孟琴每天带领护理人员为患者喂药、喂食、洗脸、洗脚、擦浴、翻身拍背,进行口腔护理、大小便护理及各项治疗。在她和同事的精心护理下,这名患者直至去世也没有长褥疮。

杨孟琴认为“好的服务,离不开好的技术。”工作中,她严要求、细管理,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理论,考核护理实操,并传授工作经验。她根据精神病专科护理特点和行业发展的新要求,不断改进和完善护理工作。同时,还将自己外出学习到的精神科急救技能,毫无保留地与同事分享、交流。在她的带领下,二病区护理队伍的业务能力逐渐提升。

由于精神障碍患者长期住院治疗导致社会功能减退,杨孟琴更加重视患者病情稳定后的康复工作。通过开展工娱治疗活动,她带领患者一起唱歌跳舞、跳健身操、做游戏和手工,并定期组织患者逛街、出游等活动,唤起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他们更有尊严地活着。

“每当看到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后,能够正常回归社会、家庭和工作岗位,特别是一些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的患者学会了自己吃饭、穿衣等基本的生活技能,这是我最开心、最有成就感的时刻。”杨孟琴说。

由于工作能力突出,杨孟琴先后获得大理州“优秀共产党员”、云南省“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2019年3月,她又荣获“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称号。面对这些荣誉,她没有居功自傲,而是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31年来,无论是晨光微露的清晨,还是暮色沉沉的夜晚,那个面带微笑、身穿白大褂的身影总是来回穿梭于患者之间,周而复始地做着繁琐的护理工作,用爱呵护陷入泥泞中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