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首页 >> 要闻

云吧 | 行走大理剑川,感受初夏慢时光

作者: 来源:开屏·综合 时间:2022/06/14 08:59

老街古巷、木雕黑陶、布扎刺绣、茶马古道……初夏来大理剑川,邂逅一段闲适的时光,在喧嚣的生活中,寻找白族原乡的人文底蕴。

游客打卡的古城,藏着真实的生活

剑川古城的记忆是从石板巷道开始的,虽然昔日的光影早已消散,但信步走上街头,古建筑迎面而来,转瞬梦回明代。对比云南其他古城,剑川古城规模不大,但城内却几乎囊括所有种类的白族建筑,“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前铺后院落”……不同时期与风格的建筑都恰到好处融入这座城,彰显其独特的人文内涵与风格韵味。

建筑传递着历史的记忆,而古城中的家家户户,则保持着千百年传承下的淳朴民风,赋予着古城烟火气息。临街的木质老房子,高不过两层,门上都贴着自创自写的楹联,或画花鸟,或写吉祥,形式多样让人耳目一新。从敞开的房门望进去,庭院内生机盎然的花草、长势喜人的瓜果,似乎沾染了主人的热情,邀请你走进小院感受生活的乐趣。

告别好客人家,沿着弯弯绕绕的小路,在下一个转角,感受古城带来的惊喜。色彩鲜艳的布料,根据不同设计先缝成雏形,然后填入艾草等香料,再精心刺绣,街头一个个造型古朴的剑川布扎,为你送来端午的祝福;玫瑰糖馅料制作的白饼,被整齐摆放在店铺柜台里,店铺虽小,穿过柜台后的小门,里面的院子让人视野开阔,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制作白饼,尝上一口,酥香的口感瞬间唤醒味蕾,慰藉生活的疲惫。

街头布扎制作

剑川白饼

六百多年的历史,除了给这座古城增添一抹神秘,也带来了新的活力。近日,落户于剑川的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一期进入试运行阶段,多种现代技术打造的沉浸式空间,将带你近距离回顾千年丝路的辉煌过往,感受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魅力。

剑川非遗:老手艺玩出“新花样”

在剑川,各种各样的非遗艺术被人们传承下来,这些古老的手艺,跨越了时空的界限,重现于世人面前。剑川木雕非遗体验馆里,师傅们用手中的刻刀,雕琢着原木,凿与刻的默契配合,塑造出丰富的木雕样式。在另一处画着黑猫式样墙壁的院子里,黑陶传承人董月畅,正用手里的泥土,按压出一只只茶杯的底部,周围陪伴他的,正是墙上黑猫的原型——当地的镇宅吉祥物瓦猫。

黑陶

制作瓦猫

如今,非遗艺术也有了新花样。挑一个闲暇时光,到木雕非遗体验馆雕刻一朵木梅花,转过一个街角,在白族大院中,跟着传承人,制作一只属于自己的黑陶瓦猫,旅行之后,既能感受剑川非遗魅力,也能带走灵感与千年传统碰撞的艺术品。

木雕梅花

粮仓变书仓,乡村里的“诗意复兴”

今天,当我们在搜索引擎输入“沙溪”的关键词,可能会看到这样一句话:“如今的沙溪已经不仅是剑川的沙溪,而成为世界的沙溪”。这座位于茶马古道上的千年古镇,拥有田园风光和文化积淀,让来到这里的人,有大把时光可以挥霍。

剑川沙溪 剑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走过寺登街,逛过古戏台,看过玉津桥上的夕阳,打卡先锋沙溪白族书局,成为了解沙溪的另一种方式。 曾经的粮仓变成书仓,杂乱的场地变成庭院,高耸的烤烟房变成极具精神性的诗歌塔,书局的一切从不掩饰它的前身,伴随着村庄袅袅炊烟,周围村民结束一天劳作过来阅读,诉说着白族文化中阅读的力量。

剑川沙溪先锋书 刘雅婷 摄▲▼

书局拥有装满一整面墙的云南主题图书,选品多为云南本土作家创作,包括白族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以及其他少数民族民族语言类的图书等。这些稍显冷门的选品,却成为了先锋书局在地化的最佳诠释。挑一本书,坐一下午,再带走几个根据沙溪本土文化打造的文创产品,都是一次诗与远方的精神之旅。

先锋书局里的文创产品

大地上的异乡者,是先锋书局的标识,从果腹的粮食变成精神的食粮,沙溪先锋白族书局对于爱书之人成了异乡者灵魂的栖息地。据了解,先锋书局还将在沙溪挖掘更多的可能性,积极推动乡村阅读,努力实现当地村民和外来读者精神生活连接,推动沙溪文化和创意产业发展。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 记者 刘文波 实习生 何丹 摄影报道

责编 王利绚

校对 猫恩泊

编审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