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首页 >> 要闻

【我们的新时代】村里的年轻人又回来了

作者: 来源:昆报头条 时间:2022/06/09 09:33
离开家乡,怀着梦想而去
返回家乡,又怀着梦想而来
近年来
一批批离开家乡的年轻人回到家乡
用才干、智慧回报这片养育他们的故土


回乡种地的新农人


好山好水好钱景

家乡吸引力越来越强


王永运是东川区阿旺镇拖落村村民,他14岁外出务工,在而立之年返乡。多年打拼,他已在外站稳脚跟,却毅然回到山乡,除了这片山水让他留恋,更重要的是有创业致富的好机会。“脱贫攻坚让农村的条件大大改善,好山好水自有好‘钱景’,家乡对我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一边给鸡喂食,一边捡着鸡蛋的王永运说。


外出打工,王永运挑过砂浆、垒过挡墙。2018年,他回到拖落村,投资30余万元建起占地20余亩的养鸡场,还把门前的一条荒山沟围成天然的鸡群放养地。这些生态土鸡白天在树林里觅食、饮山泉,晚间回养鸡场栖息,出栏后肉质鲜香,产的鸡蛋品质优良,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王永运介绍,在养鸡场打工的都是附近村民,每年仅支付工资就需15万元。许多村民看到他养鸡赚了钱,就来向他要鸡苗、学技术,养成后又送回他这里进行统一销售。前不久,他还注册了“万羽红”商标,要把这里的生态鸡“品牌化”,提高销量。


拖落村距东川城区只有1小时车程,村里风景秀丽,王永运还计划开办农家乐,让游客到这里不仅能品尝生态土鸡,还能体验林间摘果、捡蛋的乐趣。以养殖业带动乡村旅游,他希望带领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开办家庭农场

启发、带动农户创新创业


东川区拖布卡镇播卡村村民彭云周17岁离家打工,从做餐馆服务员到开公司当老板,在外打拼了10多年。事业有成的他也选择了回乡创业,在村里建起2000平方米的猪舍,他一边学习科学养猪知识,一边将理论融入实践。现在,他已成了村里的养殖大户。


彭云周的表弟彭云江看着表哥的农场一步步发展壮大,大学毕业后他也选择回乡创业。两年后,彭云江不仅养了猪,还养了牛,建起了自己的家庭农场。“我上大学学的是地质专业,现在要干养殖业,几乎是从头学起,但我认定了就会坚持下去,表哥也常常鼓励我、帮助我。”彭云江说。


现在,彭云周兄弟俩开办家庭农场的成功经验启发了很多农户,带动他们去创新创业。


做乡村振兴各个领域的

“土专家”“田秀才”


去年7月,在安宁市县街街道礼义村长大的马文武,返乡应聘成为雁塔村雁秋旅游开发有限公司CEO。他到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做乡村旱厕改造项目。“发展乡村集体经济,不能贪大求全,目前能做什么就先做什么。”毕业于昆明医科大学,从事过医疗器械销售的马文武认为,基础资源较好的雁塔村委会每一个村小组都有“商机”,做乡村CEO就要成为乡村振兴各个领域的“土专家”“田秀才”。


23岁的吴林蔚回到雁塔村后借助电商平台卖起了红梨,随后她被选为村组干部,承担着雁塔村共青团、妇联等工作。但她不觉得累,还参与到家乡山口村小组的旅游开发建设中。“最近,我经常与老师、同学连线,探讨山口村培育文化旅游新业态的问题,同时还带领各村尝试电商平台搭建。”吴林蔚表示,近年来,家乡变化巨大,但大家还是要与时俱进,大步向前、跟上时代。


时代在变,家乡在变
接住乡村振兴的橄榄枝
村里的一批批年轻人出去后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