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首页 >> 头条

我州地热能产业迈出新步伐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05/30 08:51

□ 本报记者 关友芳

5月19日,记者来到洱源县茈碧湖镇永联村委会大营村,在收割完的田地里,一辆黄色的卡车和一群忙碌在田间的“红色身影”格外引人注目。走近一看,原来是地热能科学技术(大理)研究院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作业。

地热能科学技术(大理)研究院副院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研究员谭慧告诉记者,地热能是地球内部生成和储存的一种绿色低碳可再生能源,和风能、太阳能相比,具有资源潜力大、分布广、清洁环保、稳定可靠的特点,一年8000多个小时都能进行发电,利用效率是风能、太阳能的5倍。

据了解,地热能科学技术(大理)研究院于今年2月25日成立,是大理州政府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城市地下空间及能源研究院合作建设单位,主要开展地热能勘探开采、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培育等工作。当天,大理州地热能勘查项目同步启动。

“我们勘查使用的是广域电磁法,为现阶段世界领先的地热勘探技术,具有绿色、高效、低成本的特点。其原理是用一台发射机发射出电磁波,在地下以曲面波传播,通过检波器把采集的信号传送到接收机进行信号分析后,最终数字化传输到电脑进行研究。简单来说相当于给地下‘拍张CT’,摸清地下情况。”谭慧向记者简单介绍了地热能勘查过程。

据谭慧介绍,从研究院前期调研来看,大理州每个县市都有地热能资源潜力,优先选择洱源县,与它独特的地质构造有关系。洱源县是中国温泉之乡,有牛街三营、茈碧湖、右所下山口三个地热田,资源潜力更大。在洱源县,地热能资源可以用于发电、发展恒温智慧农业和温泉洗浴,实现地热能资源与产业对接梯级开发利用。同时,利用完的尾水通过回灌井重新回到地下,达到“取热不取水”,不破坏生态环境。地热发电不产生碳排放,以一个10兆瓦的地热发电站为例,每年能为城市减少碳排放40万吨,有助于促进大理实现“双碳”目标,促进绿色低碳转型,推进打造低碳大理、零碳大理进程。

“今年的目标是用一年时间对洱源县和弥渡县进行地热能勘查,打3500米的深井2口,争取井口水温达到120℃-150℃,满足发电需要。最后提供可供发电及梯级综合利用的中高温地热田5至7处,用于政府招商引资。”谭慧告诉记者,目前,研究院通过广域电磁法已完成第一阶段洱源县、弥渡县2200个点的初步勘查,在洱源县选出了6个水热型有利区域、4个干热岩型有利区域,在弥渡县选出了3个水热型及1个干热岩型有利区域。第二阶段,研究院将针对有利区域进行详细勘查,进一步缩小有利目标,计算出地下的资源储量,把“家底”摸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