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大理市古生村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同心守护洱海“母亲湖”——

绿水青山驻乡愁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05/18 09:00

□ 本报记者 朱  蕾

实 习 生 杨世芳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考察,称赞古生村让人颇为羡慕、舍不得离开、记得住乡愁,并在洱海边“立此存照”,叮嘱当地干部群众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7年过去,再走进古生村,村内民居古朴、街巷整洁、溪水环绕、绿树成荫,村容村貌和湖滨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山更绿,水更清,乡愁更浓,村民的日子更甜。

洱海水更清了

迎着清晨的阳光,身穿深蓝色马甲的严炳其带着滩地管理队和蓝藻应急队的队员忙碌在湾桥镇的各个库塘、沟渠以及洱海边,他们手拿打捞工具,或是打捞漂浮物、捡拾垃圾,或是清理杂草淤泥……一年365天,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洱海边总能见到他们忙碌的身影。

早在2015年,严炳其就开始从事这份工作,他既是古生村村民,又是奋战在洱海保护第一线的亲历者,见证着洱海7年来一点一滴的变化。他告诉记者:“以前,村庄沟渠库塘、洱海边的垃圾和死亡水草比较多,每人每天大概要打捞四五吨各种杂物。经过这些年的保护治理和科普宣传,村里环境卫生整治做得很好,村民环保意识得到很大提高,再也看不到随地乱扔乱倒的现象了。现在,我们每人每天打捞上来的垃圾、水草也就四五百斤。”

严炳其既是湾桥镇的滩地管理队员,也是蓝藻应急队队长,不仅要负责辖区湖滨滩地的垃圾、死亡水草、死鱼的清除,还要清理湖滨的蓝藻和辖区内的库塘、沟渠。比起外出务工,付出不少,收入却不高,可他依然满腔热情投入其中。

“作为一直生活在洱海边的人,看到洱海水越来越清澈,心中满是高兴和骄傲。为了父老乡亲和子孙后代能生活得更幸福,就算收入再少,我还是会选择这份工作,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湖’。”严炳其说。

日子更甜了

生在洱海边、长在洱海边的古生村村民何利成,洱海保护与他的生活一直息息相关。

何利成早期以打鱼和经营自建鱼塘为生,随着洱海保护治理的力度不断加大,他先后亲历了机动渔船、网箱养鱼“双取消”和退鱼塘还湖、退耕还林、退房屋还湿地的“三退三还”,承受了很大损失。2014年,他办理相关手续,开办了古生村第一家客栈,生活渐渐有了新起色,家庭年收入达20余万元。随着洱海保护治理工作越来越深入,何利成又赶上了环湖截污工程、客栈关停、“三线划定”、生态廊道建设等洱海保护重大项目建设,家里拆除客栈面积达156平方米,儿子按照政策安置在了喜洲1806小镇。

“我明白,只有把洱海保护好,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何利成说,虽然拆除了几间房,但生态廊道建成后,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古生村,自家客栈的收入比之前更好。

2021年,云南农垦集团入驻古生村发展绿色水稻种植,何利成把客栈交给家人打理,自己承包了580亩土地参与绿色水稻种植,再次转行,走上绿色种植道路。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家门口和我亲切交谈的场景,我一直没忘,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嘱托我也一直牢牢记着,参与绿色种植就是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为洱海保护做点贡献。”何利成告诉记者,市场上普通大米一市斤卖2元多,而他们严格按照绿色有机方式产出的大米一市斤能卖到20多元,虽然种植成本高,但价值比传统水稻高了很多。今后,他将尽自己所能发动更多村民参与洱海流域绿色发展,享受更多绿色发展的红利,促进洱海流域实现更长久的绿色发展。

乡愁更浓了

古生完小位于洱海之滨,学校大门正对洱海。每天,洱海水轻拍湖岸的浪花声和同学们的琅琅读书声交织在一起,相映成趣。走进校园,宣传栏的内容全是关于洱海保护的知识。

校长张登甲已在古生完小任教20多年,在他最初的记忆里,古生村全是泥土路,人居环境差,总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教学楼和教师宿舍只是简单、低矮的土木结构房屋。如今的古生完小建起了青瓦白墙的教学楼,配备了功能完备的美术、音乐、科学、电脑教室,洱海保护知识、乡愁文化展示更是在校园内随处可见。

张登甲认为,保护洱海、记住乡愁,最重要的是从孩子抓起,要从小培养他们保护洱海的意识和对家乡的热爱。

牢记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古生完小每个学期都会通过开校会、开班会、组织少先队活动等方式向学生宣传洱海保护知识和大理民族文化,还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让学生带动家长参与洱海保护。

古生完小六年级学生朱梓嫣曾获得2018—2019年度大理市“洱海小卫士”称号,她除了以自己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保护洱海外,还一直向家人和同学灌输环保理念。“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洱海,洱海被破坏了,我们的家园就不美了。”朱梓嫣说,她将和同学们一起,用心守护洱海、守护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