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永平水泄乡:新茶摘下树 群众奔富路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04/21 08:52

□ 通讯员 肖远杰 钏志鑫

赵  娜 马围利

春风送暖,新茶吐绿。走进永平县水泄彝族乡狮子窝村大河沟村民小组,只见一株株数人高的古茶树吐露出青翠欲滴的嫩芽,不时迎风飘来阵阵茶香。

“村里茶树多又多、多又多,采茶姐妹爬上树哟……”4月1日上午,漫步在大河沟村民小组古茶树游园的步道上,循着林间古朴嘹亮的彝族采茶山歌,只见一株近9米高的古茶树上,隐隐约约露出五六个人影,他们双脚踩在茶枝与木棒搭建而成的临时“平台”上,肩挎竹篓,手指在茶叶尖上轻快地舞动,正在抓紧时间采摘古树上的“明前茶”。

走近一看,古茶树身上挂着的保护牌显示,这株古茶树的树龄在1200年左右,管护责任人是字兴军。看到来了客人,古茶树的“主人”字兴军一边打着招呼,一边从树上慢慢爬了下来。“我们家像这棵胸径在15公分以上的古茶树有40多株,各级党委政府也关心、支持古树茶产业发展,县古茶办的同志还经常来指导我们做好古茶树的根部保护,加之今年雨水充沛,古茶树生长得枝繁叶茂,今天采摘的这株古茶树鲜叶产量预计在80公斤左右,比去年增加了10多公斤呢。”字兴军说,这两年,通过科学管护、合理采摘,古茶树长势越来越好,期待着大家都能提升茶叶加工工艺,让村里的古树茶产业做优做强。

“是的、是的,现在古树茶前景越来越好,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正忙着采摘的茶农施学义接过话茬。他家有80多株古茶树,每年销售鲜叶、成品茶的收入就达到10多万元。2007年开始,他还陆续培植了2万多株茶苗,待可以采摘,又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村民道出的笔笔增收账,与村里扎实开展古茶树保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近年来,狮子窝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的模式,动员全村群众积极做好科学管护树体,科学采摘茶叶,全村范围内的古茶树长势越来越旺、品质越来越好。

狮子窝村党总支部书记桑永雷介绍说:“目前,在狮子窝村范围内共调查到1537 株古茶树,树龄最大的在2000多年,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资源,也是不可复制的珍贵财富。只有管好护好,才能让村民的腰包更鼓。”

这幅茶农、古树茶、远山构成的美丽春景图,也在狮子窝村决坝山、金塘子小组,瓦厂村山头寨、大旧寨小组等地徐徐铺开。茶农们穿梭在吐露新芽的古茶树间,熟练地将茶叶“纳入囊中”,彝乡到处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在永平县委县政府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引领下,水泄乡围绕‘三区三带’的总体布局,依托现有的2999株古茶树,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模式,在保护古茶树资源、促进农旅融合发展上狠下功夫,着力带动群众增收、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乡人民政府副乡长李建霞信心满满地说。近年来,水泄乡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两保护”“两开发”指导思路,突出“茶树”与“茶山”“茶产业”与“茶文化”相结合,做好古树茶挂牌保护,着力打造以狮子窝村、瓦厂村为核心的“古茶树保护与开发示范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农户主体”的原则,依托“党支部+企业+合作社”的模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响 “狮子窝壹号”“金山韵”等古树茶品牌,着力打造世界大理古树红茶。2021年,全乡古树茶鲜叶产量约40吨,产值约300万元。

目前,狮子窝村古茶树游园步道已铺设完成,茶产品展示中心、精品民宿主体工程已完工,其他茶旅融合项目在规划中。以茶兴业、以茶富民,水泄乡围绕古树茶展开的乡村振兴故事,正在精彩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