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张伯简:中国共产党工人运动和理论的先驱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03/23 09:49

张伯简(1898~1926),白族,剑川县金华镇人。1921年冬,在德国加入共产党。是云南少数民族和知识分子共产主义的先驱,也是云南籍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党员之一。

志存高远的张伯简,在大理省立第二中学读书时,目睹军阀割据、遍地疮痍、民不聊生的悲境惨状,常思救国救民之道。1916年,在大理中学学生与宪兵的一次斗争中,他挺身而出,成为斗争组织领导者之一。1917年,张伯简中学毕业,想到四川参加护国军未成,于是不顾父亲反对,毅然离开云南,奔赴当时南方革命中心——广州。

五四运动的爆发,使这位来自边疆的少数民族青年的爱国热情如火山般喷发了。1919年12月,张伯简以“理财本非所能”为由,辞去了在滇军中的军需职务,离开广州,远渡重洋到了巴黎,成为云南省出国勤工俭学第一人。

到法国后,张伯简先入圣西门中学,1920年10月转入博利午工业学校。1921年,他加入了赵世炎、李立三、刘伯坚等组织的“勤工俭学学会”,提出“甘做苦工,不希官费”的主张和“互助、劳动、改造社会”三信条,成为“勤工俭学会”的中坚分子之一。

1921年下半年,张伯简到马克思、恩格斯的故乡——德国以及奥地利考察学习。返回巴黎后参加了留法勤工俭学学生进占里昂大学的斗争,在斗争中得到了革命锻炼,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1921年冬,张伯简赴德国柏林继续勤工俭学,并加入了共产党,成为旅欧学生中参加共产党组织的最早成员之一。他积极参加建立中国旅欧共产主义组织的活动。赵世炎称赞他“信仰坚定、诚实,又有见地,且善活动”,推荐他随谢寿康到苏联出席共产国际会议。1922年6月3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在巴黎成立,已转赴德国柏林留学的张伯简被选为组织委员。6月5日,他作为“中国少共代表”和法、瑞、捷、奥等国少共代表到耶拿参加德国少年共产党大会和游行示威。在大会上,他发表了演说,并作了“中国少年对共产革命运动所作努力的近况”的报告。

1922年秋,张伯简被中共派往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两年的系统学习,使他成长为一个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斗争实践经验的马克思主义者。

1924年秋,张伯简回到离别5年的祖国,受党的指派在上海和京汉铁路从事革命活动。同年9月,团中央决定他为江浙皖区委候补委员。此后,又在中央宣传部工作,负责《向导》等党刊的送稿、印刷、发行工作。11月,他出任中共中央出版局书记。

在这一时期,张伯简根据莫斯科东方大学教材和自己的学习心得,译制了一张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社会发展史表解《各时代社会经济结构原素表》,多次印刷出版发行,影响甚大,被国民党反动派列为禁书。接着,他又编纂了《社会进化简史》一书,1925年在上海、广州印刷出版,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宣传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中起过重要作用。1926年,当时任中华全国农民协会组织部长的毛泽东读过这本书后认为:这是人民需要的书。该书被列为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授课以外之理论”的十种读物之一。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唯物史观的著作介绍到中国来的还不多,国内的理论界、史学界还很少有人用唯物史观系统地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张伯简的这部著述填补了这个空白,在史学研究上具有开创性的时代意义。1943年12月20日,毛泽东写信给秘书胡乔木,要他收集“唯物史观社会发展史”的译著时,也在信中提到这本书。

毛泽东在信中说:“……我曾看过的一本赖也夫的社会学,张伯简也翻译过(或是他写的)一本《社会进化简史》,诸如此类,均诸收集。”这是对张伯简短暂一生及他对党的理论贡献的充分肯定。

1924年,国共合作的局面开始形成之后,为了报道上海和全国革命群众运动的发展情况,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下,在上海建立了“国民通讯社”。张伯简被党派遣参加了这个革命通讯社的领导工作,并参加团中央局下设的编辑部,负责编辑《中国青年》和供给《团刊》《平民之友》的稿件。

1925年1月,中共中央、团中央分别在上海召开代表大会。在中共四大期间,张伯简受党委托,负责“四大”会务工作。在团的大会上,张伯简被选为团中央候补委员,在团中央局中执委第一次会议上被指定代理未到职的贺昌任的团中央“工农部主任兼《平民之友》编辑”的职务,又被指定暂代中央局“非基督教部主任”的职务。同年,张伯简参加上海中央机关和上海地委工作人员组织的公共支部领导工作。“五卅”运动中,他投身到斗争最激烈的沪西小沙渡纱厂工人的战斗行列。此外还负责瞿秋白主编的《热血日报》的筹办工作。同年秋,张伯简调广州,任中共广东区执行委员会委员、两广区委军委书记。这时,他除负责军事工作外,还参加党的工农运动和总工会刊物《工人之路》的编辑出版工作,兼任黄埔军校教官。1926年,毛泽东同志筹办广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时,聘请张伯简为教员。

1926年8月,张伯简任中央罢工委员会书记。正当他废寝忘食投入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的筹划和领导工作之时,肺病发作,病倒在罢工斗争第一线,终因救治无效,不幸与世长辞,年仅28岁。1945年4月1日,周恩来亲笔为张伯简填写了牺牲干部登记表。

生前,张伯简在上海与纺织女工、共产党员薛映华结成革命伴侣。张伯简逝世后,生一遗腹子,名张伯华,动乱中失去联系,下落不明。

张伯简为党和人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愧为白族人民的好儿子,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的革命家、理论家。

(中共大理州委推进“两个革命”开展“学做”活动宣传报道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