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首页 >> 头条

以高质量项目建设助推全州高质量发展

——“大理之问”大讨论活动系列访谈之三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01/11 09:25

□ 本报记者 杨艳玲

近日,记者就如何在“大理之问”中答好“项目答卷”,采访了州发改委主任管金堂。

记者:大理州项目建设的短板有哪些?

管金堂:当前,我州项目建设的短板主要是产业项目少、大项目少、优质项目少。具体而言,一是产业投资占全州投资比重仅为9%,投资结构不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少,存量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项目不足,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信创产业、绿色硅产业等方面培育和起步缓慢;二是交通、水利、教育、卫生及城镇化等方面仍有短板,公共服务设施还需进一步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还需进一步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还需进一步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还需进一步提质增效。

记者:大理州项目建设的思路是什么?

管金堂:“十四五”期间,我州牢固树立“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的导向,围绕省委、省政府对大理“两城一区”和“两个建设、三个走在前”的定位,规划实施项目5054个,较“十三五”增加1033个,规划总投资2.09万亿元,以高质量项目建设助推全州高质量发展。

记者:大理州在项目建设方面强攻坚、求突破的措施有哪些?

管金堂:一是搭建项目推进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项目推进组织领导、项目政策定期推送、项目集中开工、困难问题定期协调解决、重大项目月调度以及考核评价等机制,会同州纪委监委、州委组织部持续发挥好经济工作预警提醒、在经济工作一线识别选拔干部等机制的作用,利用好省按周调度经济运行、协调解决问题的机制,充分运用各种推进机制保障重大项目建设。二是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以实干担当的精神,紧盯“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特别是重大产业项目,按照省委王宁书记“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的工作方法,深入项目一线,认真剖析项目推进较好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对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形成典型案例,在全州推广学习,促进重大项目建设。三是抓实要素保障。“十四五”期间,州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州属企业市场化方式运作,按照1∶3比例放大,组建前期经费“资金池”,力争用两年时间完成“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同时,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的要求,协调土地、林地、服务等要素,积极申报、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确保重大项目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