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首页 >> 头条

一生追梦法官情 善调矛盾为人民

作者: 来源: 时间:2021/05/11 11:02

□ 本报记者 吴开睿

近年来,洱源县人民法院邓川法庭积极探索多元化解的新路径、新方法,充分发挥“三语法官”、特邀调解员优势,提炼出“一二三一”工作机制,以细心、爱心和诚心换取当事人的顺心、舒心和放心,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一生追梦的“三语法官”

“法庭不大连社会,法槌虽小重千斤”这是洱源县人民法院邓川法庭庭长罗连书28年来一直坚守的信条。

罗连书生长在洱源县的一个彝族山寨,1993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邓川法庭,先后担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参加工作至今他有26年的时间都是在人民法庭工作。人民法庭审理的大多是家长里短的案件,但罗连书却认真对待每一起案件。他认为官司不在大小,纠纷不在难易,都影响一方稳定,涉及当事人的切身利益。28年来,他审理了3000多件案子,跑遍了辖区的十里八乡,用自己的真心和良心去化解老百姓的矛盾和纠纷。

邓川法庭辖区少数民族众多,在工作中,罗连书注重找准民族感情的共鸣点,充分发挥自己彝、白、傈僳“三语法官”的优势,为各民族群众提供有效的司法服务。在审理一起土地纠纷案件时,由于双方当事人均为白族,不能用汉语完整表达自己的诉求,为了维护其合法权益,保证当事人能够顺利行使诉讼权利,罗连书用白族语开庭审理此案。在整个庭审过程中,从诉讼权利义务告知到最后陈述,他都用白族语和当事人进行全程沟通,效果良好。事后,当事人对罗连书说,起初他们还担心因为自己语言不通,会影响到公正的判决,没想到法官还可以用白族语给他们审案,这样不仅拉近了法官和他们的距离,也让他们对案件审理的公开透明吃了一颗定心丸。

罗连书把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融入到每一起案件中,以一颗坦然的心,书写真正属于人民群众的公平与正义。先后被评为首批大理州“十佳政法干警”、全省优秀法官、云南“最美法官”、中国好人、全国人民法庭工作先进个人等。

善调矛盾的“人民法庭”

当事人来法院打官司,大多情绪激动,都认为自己有理。对此,邓川法庭将审判工作融入当地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人文景观之中,以“道德感化和法律引领”为途径,提炼出“一二三一”工作机制,即“一次提示”“两次启发”“三次疏导”“一次回访”。让当事人到绘有“清廉、明礼、尊老、爱幼、有德”和“父子、夫妻、兄弟、邻里、朋友”等内容的党建和法治文化广场转一转,静一静、想一想,既放松压力、缓解情绪,又明白解决纠纷有多种途径。“一二三一”工作机制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法治文化教育、引导、规范、凝聚、激励的作用,引领当事人对照、反思自己的行为,促使其以更加包容、谦逊、礼让的态度来化解纠纷。“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通常在这样的“四步走”之后,部分当事人会自愿选择撤诉或接受调解。通过“一二三一”工作机制的实施,调撤率、服判息诉率、当事人满意率大幅提升,邓川法庭已成为“全省法庭文化建设的亮丽名片”。

同时,法庭内设有“白族霸王鞭特色家事调解室”和“驻庭阿鹏调解室”,并聘请了解社情民意、通晓当地民族语言、德高望重的9名“阿鹏调解员”。记者采访当天,特邀调解员何建新和杨翊就成功调解了一起洱源县农村商业银行与村民的借贷纠纷。据悉,今年第一季度,“阿鹏调解室”就在诉前成功调处了50多件案件,把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最基层。调解员何建新在参与调解健康权纠纷一案,案件已达成调解协议,为确保案结事了,用自己刚刚结到的包谷制种款主动借给本村和邻村的五名被告赔偿款一万多元,被传为佳话,2020年被省高院表彰为“云南法院一站式建设调解能手”。

28年如一日的执着公正审判,邓川法庭被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表彰为“全省优秀人民法庭”,被省委、省政府评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全国人大部分代表四次到邓川法庭视察,法庭的工作得到了代表们的肯定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