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首页 >> 头条

洱源:好生态带来好“钱景”

作者: 来源: 时间:2021/04/14 09:37

□ 特约记者 施新弟

闲时曲情观飞絮,树边好香泛红霞。春日里,行走在洱海源头,壮美秀丽的生态画卷徐徐铺展,让人陶醉。

近年来,洱源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紧扣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着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样板,洱海之源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

奏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乐章

2020年,洱源县持续打好“三大保卫战”和“八大攻坚战”。洱海流域山区村落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建成投用,截污治污体系完成实体性验收,污水处理费征收全面推开。邓川右所片区生活垃圾处理中转站完工投运,全县生活垃圾年处理能力达10万吨。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加快建设,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6.06万吨。淘汰柴油货车73辆,诚鸿光钛矿等3个尾矿库完成闭库处置,工地扬尘持续深入治理。各级各类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完成整改销号220项。划定2个“千吨万人”、6个乡镇级饮用水源保护区。“森林洱源”建设稳步推进,完成绿化造林6300亩。完成18座洱海流域关闭退出非煤矿山生态修复,赵天子沟等10个地灾隐患点完成防灾治理。建成茈碧湖、西湖、海西海湿地及湖滨带修复2377亩。50个小水电站完成清理整改。西湖中登村完成生态搬迁。洱海流域二、三级保护区范围划定工作有序推进。金色家园小区、凤羽佛堂村创建为绿色低碳生活试点。

让“好山好水”变成“金山银山”

洱源县始终坚持以洱海源头保护治理统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生态立县、基础固县、农业稳县、康旅强县、改革活县”的发展思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十三五”期间,洱源县累计投入72亿元,建成覆盖洱海流域日处理3.1万立方米污水的截污治污体系,实现大蒜零种植和含氮磷化肥、高毒高残留农药禁售禁用,构筑起主要入湖河流两侧生态隔离带、截污沟、湿地库塘等多重保障,主要入湖河流水质持续改善。完成“三库连通”建设并直补洱海清水2.02亿立方米。完成人工造林3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关闭退出非煤矿山29座。“洱海保护日”“三清洁”等活动及环境综合执法常态化开展。以洱海保护治理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洱源县于2019年被命名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今天的洱源,绿色发展的理念已经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2020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26.4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9.15亿元。深入推进“三张牌”发展战略,绿色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实现“花卉进京、苹果入沪”;风电、光伏等绿色能源产业稳定发展,全县能源保障进一步强化;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市场秩序持续规范,旅游业逆势回暖,全年接待游客135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34.49亿元。随着生态建设一路奋进,全县发展底色也“绿”意愈浓,好生态带来好“钱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