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首页 >> 社会新闻

出生时只有1370克,伴有窒息、新生儿肺炎等多种疾病,且外周血管细小……危急时刻,她们当机立断,克服诸多困难,历时35分钟,成功为一名早产极低体重儿开辟“生命管道”——

大附院成功施行首例极低体重儿脐静脉置管术

作者: 来源: 时间:2020/11/04 09:29

□ 通讯员 张志祥 段宇瑶

“喂,儿科吗?产科一名产妇孕32+4周,胎盘早剥、重度子痫前期、肝内胆汁淤积,情况不好,准备剖宫产,请贵科人员到手术室协助抢救新生儿。”近日,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新生儿病区接到产科会诊电话后,住院总值班医生立即赶往手术室参与抢救,新生儿病区其余医护严阵以待,做好一切准备抢救新生宝宝的生命。

这名宝宝出生时体重仅有1370克,Apgar评分(即新生儿评分,正常情况为8到10分),一分钟5分,五分钟6分,十分钟仅3分,且母体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宝宝一般情况和反应差,全身皮肤青紫、呼气呻吟、吐沫明显,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存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且出生时窒息,又患有新生儿肺炎,为早产极低体重儿。经初步窒息复苏后,被立即转入儿科新生儿病区,进一步进行呼吸支持、静脉营养等综合治疗。

医生为宝宝进行床旁胸片等检查,发现有明显呼吸窘迫症状,便立即给予其气管插管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及高频振动通气呼吸机支持。由于宝宝孕周小、体重极低,患多种疾病,病情极危重,且宝宝的外周血管细小,虽然儿科护理人员已经建立了外周血管通路,但宝宝需要长期静脉营养,由于外周静脉营养不仅葡萄糖浓度低,宝宝体重增长缓慢,且静脉营养容易破坏外周血管,长此以往将造成穿刺困难。为保证宝宝抢救用药及长期营养支持所需的静脉通路通畅,大附院儿科新生儿病区团队赵淑华主任医师、张维娜主治医师对宝宝的生命体征、凝血功能、血压、尿量、电解质等各项指标进行仔细评估,当即决定为其施行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

赵淑华主任医师、张维娜主治医师及杨淑娟、杨红玲护士长带领新生儿科团队克服诸多困难,从前期准备到术中操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历时35分钟,10月25日11时35分,成功完成脐静脉置管手术。这是大附院第一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术,为体重仅1370克的早产宝宝成功开辟了“生命管道”。

术后,宝宝情况良好,生命体征稳定。10月27日,已顺利拆除呼吸机,目前在儿科继续接受治疗。

大附院儿科脐静脉置管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医院新生儿危重症救治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 相关链接

脐静脉是胎儿和新生儿人体重要血循环路径,脐静脉置管有保留时间长(一般达2周)、方便中心静脉压测定、可耐受高渗透压药物、避免反复穿刺等诸多优点。目前,脐静脉置管已成为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重要手段。又因经脐静脉应用静脉营养葡萄糖浓度可达外周血管葡萄糖浓度的一倍,可为宝宝提供更多的能源物质和营养素,使得宝宝体重较快增长,且从脐静脉给药,药物能较快到达心肝脑等重要脏器,从而起效更快,增加抢救成功率。因此,脐静脉是危重新生儿的“生命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