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剑川县多点发力开辟就业新天地

——大理州“党建+扶贫+乡村振兴”系列报道六

作者: 来源: 时间:2020/06/30 09:18

张四代现场讲解布扎的制作过程。(摄于6月11日)

□ 本报记者 杨艳玲 文/图

剑川县以“一户一人,一人一技,一技促脱贫”为目标,多点发力,开辟就业新天地,有力推动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通过就业实现脱贫。

多部门联动抓技能培训

“我住在县城的廉租房,两个娃娃在金华一小读书,得知剑川县妇联举办培训班学技术,就报名来学布扎,补贴家用。”在73岁的布扎代表性传承人赵怀珠家小院里,来自剑川县金华镇西门社区大松坪村傈僳族妇女余树花说。

张四代,作为赵怀珠最得意的弟子之一,是剑川县布扎类“剑川名匠”,创办了“四代布扎体验馆”,并受聘为县妇联、县文化馆的授课教师,多次免费开办布扎刺绣培训班。

“我在陪家里老人聊天时做做手工活,一个月也能赚两三千元。”54岁开始学习布扎的学员陈芬一边给张四代交上自己的布扎作品,一边给记者介绍说。

剑川县积极编印《剑川县农村实用技术知识手册》采取“送技上门”培训的方式进行全覆盖培训,共编印8000本,由全县8个乡镇负责安排驻村工作队员和乡镇各站所技术人员上门发至776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手中,实现88个村委会和776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

2014至2019年,剑川县共培训劳动力90685人次,其中技能培训5731人次,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占60%以上。2020年,共开展技能培训11期,培训人数553人。

多渠道推荐岗位

“我们以‘一户一人、一人一技、一技促脱贫’为目标,打出一套‘就业扶贫’组合拳。截至今年6月4日,全县共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67218人。”剑川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施春花介绍说。

剑川县多渠道广泛推送企业用工信息, 2018至2019年结合全县剩余劳动力情况,先后在福建南安、上海泥城镇、书院镇、航头镇、昆明市建立了5个劳务工作站。2019年,全县8个乡镇分四批派驻8名工作人员(每个乡镇1人)到上海泥城镇劳务工作站开展劳务协作工作。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采取“线上送岗”的方式发布就业信息8期,推送1.67万个就业岗位。2019年全县共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702人,2020年新增公益性岗位300人已于4月份全部上岗。截至5月底,在岗1884人,累计有2002人通过乡村公益性岗位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多举措打造就业扶贫车间

“在挂钩帮扶单位州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的帮助和协调下,2017年11月从永平县引进永启金属制品厂,以‘党支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辐射全镇5个行政村571户2298人,目前年产值约1000万元。”老君山镇党委书记王梧兴介绍。

2019年,剑川县共建设就业扶贫车间24家,带动819名贫困人员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772人)。截至目前,24家扶贫车间全部复工。2020年度全县计划建设10家就业扶贫车间,已勘验认定9家,带动贫困劳动力184人就业。

多手段打造劳务品牌

2019年,剑川县木器木雕产业从业人员23000余人,2018年剑川木雕产业实现产值8.43亿元,木雕产业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产业。剑川县积极探索木雕产业发展与转移就业的切入点,通过创建“剑川木雕”劳务品牌,帮助有就业意愿人员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依靠木雕特色产业实现转移就业。

2019年6月在武汉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中,剑川县“剑川木雕工匠”劳务品牌入选全国二十个劳务品牌之一。

截至6月4日,全县共转移农村劳动力67218人,其中省内22379人,省外16530人,县内28309人。贫困劳动力11959人,有组织转移486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