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首页 >> 要闻

洱海源头的“桃花源”

——洱源县凤羽镇佛堂村乡村振兴侧记

作者: 来源: 时间:2020/05/26 09:04

□ 本报记者 褚雪琴

洱源县凤羽镇位于苍山第一峰云弄峰的背后,处在洱海源头,因“凤殁于此,百鸟集吊,羽化而成”故名。记者循着400年前徐霞客的足迹,沿亘古悠远的凤羽河溯洄而行,穿过一片草木葱茏的湿地来到了凤羽镇佛堂村,一个宛如“桃花源”般的小村。

“曲径通幽、别有洞天是佛堂村给我的最大感受,走在乡间小路上会让人怀疑这里是不是农村,每至一处总能收获一份惊喜。”来自上海的黄女士欣喜地对记者说。江登村委会佛堂村,既保留着古朴的白族民居风貌建筑,又在半山增设了诸多日式风格的田园农庄,不同的层次变化总能给游客一种“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美妙感受。

据了解,2018年,江登村委会被列为大理州乡村振兴试点,其中佛堂自然村被列为全州5个乡村振兴重点试点村之一。一年多来,佛堂村以“水韵江登·慢享佛堂”为发展主题,抓实产业、提升环境、挖掘文化、完善治理,乡村振兴“佛堂模式”正在逐步形成。

乡村振兴需要产业支撑、企业带动。大理千宿文旅有限责任公司是凤羽本土企业,近年来,该公司在佛堂村建设了“退步堂”“天马草堂”两座文创性质的宅院供游客体验,成立了“慢生活”学院、农民画社等,充实村子文化氛围。“我1994年走出村子去读大学,那时只想走出大山感受城市生活,多年后让我毅然返乡发展的是凤羽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以及越来越美好的乡村发展前景。”千宿文旅总经理陈代章告诉记者,公司现在正向前发展,用工优先考虑当地困难群众、剩余劳动力和返乡人员,目前已为50余户农户解决了长期就业问题,每年至少安排800人次以上剩余劳动力进行短期务工,使当地群众有了除农业之外的收入。

除了文旅发展,佛堂村还大力开发特色农产品。据凤羽镇党委书记项丽娟介绍,2018年以来,洱海流域已全面实现绿色生态种植,凤羽镇抢抓机遇,开发的“凤水清源”水稻、“绿油油”菜籽油、“点苍山”青刺果茶和青刺果油、慢城农庄高原野生蜂蜜、鸡枞油等系列产品已在凤羽慢城农庄直营店上线销售。产业的发展给凤羽带来了机会,也让佛堂村越来越多地被外人熟知。

守好一方水土、保住绿水青山是振兴乡村的基础。近年来,凤羽镇在乡村振兴试点工作中,以生态治理为抓手,聚焦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人居环境“三大圈层”,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投入40万元作为试点村人居环境提升互助资金,实施棚户区住房征收151户、改扩翻742户,建设农村卫生户厕1200户;在佛堂村开展垃圾分类、“美丽家庭”评选试点;截污治污管网实现全镇覆盖,9970户污水实现全收集、全处理;32000亩耕地实现绿色生态种植,畜禽粪便实现应收尽收,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防控;建成生态湿地、库塘、生态隔离带2306.3亩,完成天马山绿化1700亩,生态环境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