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旅游 >> 旅游资讯

寻梦长春洞

作者: 来源: 时间:2020/01/21 11:11

□ 陆向荣 文/图

已经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到长春洞了。对于这个深藏于幽静山谷里的宫观,我总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愫,仿佛是在寻找一个儿时的旧梦,有时清晰,有时模糊。

我们是在午后开始从巍山古城登山前往长春洞的。隆冬季节,正是旅游淡季,山敛寒气,水笼寒烟,之所以没有赶在节假日,是不想凑那份热闹,长春洞应该是一个不喜欢热闹的地方。下了车从那块写着“万顷松涛”牌坊旁的小道蜿蜒而行,扑面而来的是略带凉意的风和五彩斑斓的山色,整个林子里静静的,那种山间午后特有的宁谧和安详,让人仿佛能听到松针落地的声音。如缕的阳光,穿过密密匝匝的杂木林轻轻洒在弯弯曲曲的青石板路上,那路便犹如铺了些黑白相间的碎花。

不知不觉中,就到了长春洞。抬起头,山里的天空干净而纯洁,没有一丝云点缀的天空蓝得让人的眼睛生疼。长春洞的门前是一块空地,空地上有一池碧水,高大的古柏倒映在池中,和蓝蓝的天空的倒影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潺潺的流水从青石小径两侧的小沟流进池中,又从池中里悄悄流出回归山箐。

此时,从西面斜射而来的阳光正穿过长春洞的山门,撒在门前的石兽上,那石兽的模样似有了些许梦幻,也就灵动了起来。在国家级森林公园巍宝山,25座道观殿宇依山势而建,层层叠叠、星罗棋布,掩映在高大苍翠的古木林里,每个殿宇,每座宫观,都蕴含着一些古老的传说和玄机,好多游客只会选择去游览前山土主庙或青霞宫那些声名显赫的宫观殿宇。因此,在长春洞,我们感知到了她的安逸,如果把整个巍宝山建筑群看成一个王朝,长春洞一定是被遗忘的“小公主”。这样的小公主犹如一个民间头戴面纱的小家碧玉,是隐逸的,是悠闲的,是慢生活的。

其实,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的长春洞,是巍宝山所有宫观中布局艺术、雕刻艺术、彩画艺术最为绝妙的。它也因此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鹤从何处飞来,听长笛有声,楼头梦醒三更月;青霞于此间掩映,看名山如画,林下春藏一洞天。”描绘了长春洞一带的秀丽。密林深处的长春洞虽然占地不到二亩却有九楼十院,为一个规整的道家八卦图,由前殿、大殿、厢房、花园等组成,其构思严谨,结构精巧,因一年四季如春,被称为“巍宝八景”之一中的“古洞藏春”。穿过前殿,小院里两个盘子里晒着些野生茶花,有的已经枯萎干瘪,应该是晒了几天了,有的看上去还很新鲜,想必是刚从山后采摘回来的。

踩着长满苔痕的石阶走上大殿,八扇美轮美奂的木雕格子门不由得让人赞叹300多年前古人的手工艺。每扇门的中上部雕刻着“八仙”中的一位神仙过海图:手持荷花、脚踩蛤蟆悠然过海的何仙姑;手持云阳板、脚踩龙身过海的曹国舅;身背葫芦、手持铁杖、脚踩螃蟹的铁拐李;骑毛驴飘逸过海的张果老;口吹洞箫、脚踩泥鳅过海的韩湘子;身背宝剑、手持蚊帚、脚踩龙虾过海的吕洞宾;腰挎葫芦、手持鹅毛扇、脚踩鲤鱼过海的汉钟离;手提花篮、脚踩乌龟过海的蓝采和。

进入大殿,只见头顶承尘格板上,绘有数十幅彩色壁画,构图稳重大方,用线流畅自如,既充满了神秘感,又颇有些敦煌壁画的韵味。承尘格板中央还雕有一条精致的镂空木蛟龙,据说是巍宝山全山镂空木雕的精华代表。镂空木雕的八角藻井中,还画有八卦图,一条酱紫色的木雕蛟龙盘曲在其间,神态逼真,呼之欲出。

已是隆冬时节了,在阵阵清脆的风铃声中走出大殿,院中的百年古桂树叶大多变得焦黄,并不时飘落。这时,一阵轻风吹过,有的落叶随风在地面上哗啦啦游走,有的在空中旋舞。一行人坐在偏殿的木桌前,品味朋友刚泡好的清茶,在这个四季长春的地方,沐浴着冬日暖阳,任思绪在时光中缓缓流淌,尽享岁月静好的惬意与安详。

阳光中,我看到一缕炊烟从道舍的屋顶升起,淡淡的烟火气息,让人心中暖意顿生。那个梦,也就渐渐清晰了起来。